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甘肃风毛菊属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及与邻近地区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风毛菊属植物野外调查,标本的收集、整理和系统鉴定,该地区风毛菊属植物共有57种1变种,隶属于4亚属,在甘肃省有2个分布丰富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南地区和祁连山地。分析表明,风毛菊属植物是一个北温带分布的属,可划为5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其中以中国特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分布最多(分别占36%和29.5%),特有属为新特有属,说明该区系属于一个年轻的、以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分布为主的温带性质,并与青藏高原、中亚地区有密切联系;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是风毛菊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华北、华中地区是一个次生分布中心;菊科在古地中海地区于第三纪的早、中期得到分化与发展,其中原始的帚木菊族向西南亚迁移时分化、衍生出原始的菜蓟族的祖先种,该族在大约第三纪从起源中心向中亚干旱地区分化出风毛菊属植物,因此,该区系起源于第三纪的中亚至喜马拉雅一带;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浸海退,使属内种类剧烈分化,第三纪、第四纪北半球冰期、间冰期交替作用,使本区系向亚洲温暖地区迁移,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现今的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