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白色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相关基因的差异显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异显示PCR技术 (DifferentialDisplay PCR ,DD PCR)寻找白色念珠菌的氟康唑耐药相关基因。体外用含氟康唑的酵母培养基 (YEPD)诱导培养临床白色念珠菌氟康唑敏感株 4 35 (对咪康唑耐药 ) ,诱导 80d后得到氟康唑耐药子代 4 35 2 (MIC =1 2 8μg mL)。DD PCR比较 4 35 2、4 35分别在含氟康唑、不含药的YEPD液基中的基因表达 ,找到 3个明显差异片段 ,分别与数据库中白色念珠菌的醇脱氢酶基因ADH1、多药耐药基因CDR1及拓扑异构酶基因TOP2有高度同源性。半定量RT PCR中证实了ADH1、CDR1在氟康唑耐药株中的差异表达 ;对已知氟康唑耐药基因MDR1作半定量RT PCR时发现MDR1在氟康唑耐药株 4 35 2中无表达 ,而在氟康唑敏感株 4 35中有表达。结果表明 ,ADH1、CDR1基因的高表达与白色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性形成相关 ,ADH1可能是新的耐药基因 ;MDR1的表达可能在氟康唑敏感株或其它唑类耐药株中也存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普遍应用以及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机会性致病菌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深部念珠菌感染已经成为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是其中的主要致病菌。低毒广谱的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是既能治疗严重真菌感染又不会产生明显副作用的少数抗真菌药之一,它的广泛使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也导致菌株耐药率增加而使临床治疗失败。近10年来,在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