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甜菜叶柄高效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预试验,从4中不同基因型甜菜中选取KWS-9103作为试验材料,建立其叶柄高效直接再生体系。通过种植无菌苗、预培养、诱导分化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建立了甜菜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甜菜种子经过消毒处理后培养,取幼苗在MS附加6-BA 0.5 mg/L和NAA 0.05 mg/L的培养基中预培养,再取叶柄作为外植体转入诱导培养基MS附加6-BA0.5 mg/L和NAA0.05 mg/L中诱导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为50%以上。在MS附加IBA2.0 mg/L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诱导生根率在90?以上,移栽成活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2.
新疆辣椒轻微斑驳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向本春  谢浩 《病毒学报》1994,10(3):240-245
从石河子露地辣椒病株上分离到一株病毒分离物,引起辣椒轻微斑驳。该分离物经人工接种能侵染5科9种植物。感染的辣椒种子可传毒,但桃蚜不能传播。P-2致死温度90℃,稀释限点10^-9,体外保毒期50天以上。病毒颗粒呈杆状,稍弯曲,大小为295±10×17nm;辣椒病组织超薄切片可见大量以平行或交叉排列的病毒集结体。该分离物与辣椒轻微斑驳病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在辣椒上与TMV无任何交叉保护。SDS-聚丙烯  相似文献   
3.
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的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进行检测,通过其16S rRNA基因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方法】利用苯胺蓝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新疆小叶白蜡嫩茎横切片;采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P1/P7和R16F2n/R16R2进行直接和巢式PCR扩增,对得到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进行RFLP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现丛枝病症状的新疆小叶白蜡中存在植原体,暂命名为Fraxinus sogdianaBunge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Fraxinus sogdianaBunge WB);其16S rRNA基因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061042,RFLP图谱与16Sr V-B亚组的枣疯病植原体相同,系统进化地位与枣疯病菌株AB052876相同。【结论】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为16Sr V-B亚组成员。  相似文献   
4.
利用RT_PCR的方法,获得了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 XJs1的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pMSC20。序列分析显示,XJs1全长384nt(GenBank登录号:DQ070748),比较XJs1与具有代表性的CMV卫星RNA的序列结构表明,在XJs1核苷酸序列的325nt~350nt间,具有典型的坏死型卫星RNA保守序列。通过体外转录,将XJs1与不含卫星RNA的辅助病毒分离物CMV_AH组合接种普通烟和心叶烟并进行检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XJs1为一致弱卫星RNA。  相似文献   
5.
将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蔗糖转运蛋白基因VvSUC11和VvSUC12与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的甘薯贮藏蛋白 (Sporamin) 基因的根部特异性启动子命名为SP1和SP2重组。以pCAMBIA2301为起始载体,构建了pCAMBIA2301- SP1-VvSUC11-SP2-VvSUC12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甜菜Beta vulgaris L.品种KWS-9103,发现预培养4 d,侵染时农杆菌的浓度OD600值为0.5,附加0.005%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延迟筛选4 d,转化效率最高,可达42%。对在卡那霉素中分化并生根的甜菜植株进行PCR和RT-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甜菜中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甜菜Beta vulgaris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