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对大气中的CO2进行收集与捕捉是当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的研究大多是聚焦于当前植被的固碳能力的强弱,而对于当下植被固碳能力提升潜力大小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基于1982-2017年全球陆表特征参量-植被净初级生产力(GLASS NPP)产品以及Miami模型分别构建遥感观测和气候模型模拟的全国NPP潜在最大值空间分布结果,通过与2017年实际监测的NPP进行比较,计算得到两种不同的全国植被固碳能力提升潜力结果,分别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并对比两者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最后与我国目前规划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叠加对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两种方法得到的全国固碳能力提升潜力空间分布整体趋势均表现为"南高北低",且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高度空间自相关特性(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高高聚集" "低低聚集" ),但局部差异较大。(2)基于遥感观测为最大潜力值的方法所得到的全国固碳能力提升潜力热点区集中在三个区域,分别分布在四川省、广东省、浙江省以及江苏省境内。基于气候模型模拟为最大潜力值的方法所得到的固碳能力提升潜力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以江西省、广东省、广西省为核心的南方8个省份。(3)当前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碳固定潜能并不突出,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今后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将这一方面也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宁夏地区2013年以来大气环境的变化情况,利用MODIS卫星遥感AOD数据、气象数据及同期地面观测的PM10质量浓度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构建宁夏地区PM10遥感估算模型,分析了2013—2016年宁夏地区PM10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上看,2013—2016年,宁夏地区PM10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南部六盘山区域和西北边缘贺兰山区较低,中部半干旱区和北部引黄灌区较高;宁夏地区PM10浓度年均值为100μg·m-3,区域内年均值分布范围在76~127μg·m-3;年内季节差异明显,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从时间变化趋势上看,2013—2016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为每年15.8μg·m-3;区域间差异呈减少趋势,PM10浓度年均值区域方差下降速率为每年2.8μg·m-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