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影像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3D-ASL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表现为横向哑铃状,鞍旁大,鞍内小,病灶主体位于颈内动脉外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病灶包绕;1例鞍旁与鞍内病灶大小相似,1例病灶主体位于颈内动脉内侧,2例病灶完全位于颈内动脉外侧;7例垂体显示不清,6例垂体受推移;6例T2W I表现为类似脑脊液的极高信号;仅5例行3D-ASL检查,病灶均呈低灌注。误诊9例,其中4例误诊垂体腺瘤,5例误诊脑膜瘤。结论:横向哑铃状、病灶主体位于颈内动脉外侧及T2W I类似脑脊液的极高信号是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影像特征。对于不典型病变,借助3D-ASL可以减少误诊,充分掌握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的要点,对提高临床术前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评估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和~(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术前CECT(27例)及~(18)F-FDG PET/CT(39例)图像,于两种影像学手段下,双盲法判定每位患者胃癌的TNM分期,然后分别计算每种影像学方法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两种影像学方法的差异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CECT和~(18)F-FDG PET/CT诊断胃癌T分期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100.00%、72.73%、59.26%和100.00%、90.91%、76.92%;CECT和~(18)F-FDG PET/CT诊断胃癌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75.00%、71.43%、88.24%、50.00%、74.07%和42.86%、92.00%、75.00%、74.19%、35.90%。结论:CECT和~(18)F-FDG PET/CT均可用于胃癌术前分期的预估,尤其在N分期方面,CECT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18)F-FDG PET/C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