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暴露于寒冷环境下的皮肤开放性伤口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战场创伤,威胁在室外作业的人员健康。紧急治疗中,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治疗已经证实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然而,HBO治疗的最佳干预时间说法仍然并不统一。使用冷应激下的小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模型,比较了HBO治疗的3种干预策略,即分别为创伤后0、24和48 h介入HBO。结果显示,创后立即实施高压氧治疗(0-hHBO组)降低死亡率的效果最佳,小鼠死亡率为33%,而对照组死亡率为100%,且0-hHBO组创面愈合率第5天已达到85%。进一步的血常规和组织免疫化学检测显示,0-hHBO治疗组改善了血液指标,并发挥了一定的抗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尤其在表皮干细胞中更为明显。因此,研究结果将为HBO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2.
炎症向癌症转化的机制一直是癌症研究中的重点。作为炎症-肿瘤转化起始时所处的环境,炎性微环境是一个多种调控因子、细胞的大集合,其中包含的肿瘤干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如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在常见的眼部肿瘤中对肿瘤的起始、发生、演进乃至恶性转化和转移的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基于此,主要讨论了在炎性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等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浸润、侵袭过程的影响,着重探讨了眼部炎症-肿瘤转化相关的分子机制;并综述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腺样囊性癌等常见眼部肿瘤的特征及其由炎症到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分子;最后,针对这些眼部肿瘤普遍存在的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做出了对未来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展望,以期在今后对眼科肿瘤的诊治过程中,能够针对提及的炎性成分设计思路,最大化防止炎症-肿瘤转化和恶性转归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