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低氧时间大鼠颏舌肌肌纤维类型的变化。方法:建立低氧模型,血气分析证实模型成功建立。在低氧不同时间点分别取低氧组和正常组雄性SD大鼠颏舌肌进行HE染色,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肌纤维类型的变化。结果:血气分析结果证实低氧组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发生明显下降(P0.05)。低氧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较正常组氧分压下降至55.04±2.31 mm Hg,52.69±1.51 mm Hg,49.80±1.39 mm Hg,50.11±3.02 mm Hg(P0.05);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7.51±1.81%,70.13±2.90%,74.20±1.95%,74.97±2.36%(P0.05)。HE染色和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低氧2、3、4周组Ⅱ型肌纤维所占比例较相应正常组依次升高:45.92±1.8%,57.44±2.1%,56.89±2.6%,在第三周时达到顶峰(P0.05)。RT-PCR结果也同样验证了这一规律。结论:随着低氧活动的进行,颏舌肌肌纤维类型发生有规律的转化,从而影响着肌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纳米金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早期诊断依然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难关,现有的抗肿瘤药物因具有较大毒性和缺乏特异性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纳米金能够被多种基团修饰从而获得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已成为当前抗肿瘤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纳米金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携带抗肿瘤药物以及光热效应等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同时由于修饰后的纳米金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金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与其大小、形态及所带电荷有关,有关纳米金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性的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雌激素水平下大鼠颏舌肌的肌电反应,探讨雌激素在预防及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只6周龄SD大鼠建立不同雌激素水平模型,用电子称评估术前、术后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大鼠的体重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电生理方法检测不同雌激素水平颏舌肌的肌电反应。结果: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去势组(OVX)大鼠术后6周体重明显增加(P〈0.01),雌激素替代治疗组(OVX+E2)与SHAM组体重相当。血清雌激素检测结果显示OVX组雌激素水平最低,与SHAM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OVX+E2组雌激素水平高于OVX组(P〈0.01),但仍未恢复到SHAM组水平。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颏舌肌肌电强度最低(P〈0.05),OVX+E2组颏舌肌的肌电强度显著高于OVX组(P〈0.05),但仍低于SHAM组。结论:血清雌激素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大鼠颏舌肌肌电强度.这可能是雌激素保护OSAHS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能稳定、高效表达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细胞株SOCS-3-K562,为探讨SOCS-3在造血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重组慢病毒系统感染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术,根据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获得稳定高表达SOCS-3的K562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比较分选获得的细胞与对照细胞的SOCS-3表达差异;利用半定量PCR检测SOCS-3表达升高对K562红系发育相关基因GATA-1、β-glob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构建了人SOCS-3慢病毒表达载体;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流式细胞分选获得的K562细胞的SOCS-3基因表达水平升高8.05倍,蛋白表达水平升高3倍;SOCS-3表达升高后,K562细胞的GATA-1、β-globin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SOCS-3在造血发育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对其表达进行改变将在规模化的造血细胞定向诱导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即正常组、手术组、细胞移植组;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利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捐献者的外周血进行动员,采用血细胞分离仪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鉴定及荧光标记;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将标记细胞植入经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大鼠体内,利用HE染色法观察模型建立后大鼠大脑的损伤情况,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在宿主体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利用斜板实验明确细胞移植对宿主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的影响。结果:移植细胞可在宿主脑内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缺血缺氧引发的大脑功能损伤;细胞移植后,动物未现不良反应。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系统损伤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有望成为一种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噬在慢性间歇性低氧状态下大鼠颏舌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组),慢性间歇性低氧+氯喹组(CIH+CQ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颏舌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自噬标记物LC3在颏舌肌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Cyt c)的表达。结果: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对照组颏舌肌中未见明显LC3表达,CIH组中LC3的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CIH+CQ组中LC3的平均荧光强度较CIH组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IH组中Cyt c的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CIH+CQ组中Cyt c表达与CIH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引起颏舌肌线粒体损伤,触发细胞凋亡,同时诱发自噬。抑制自噬加重线粒体损伤,促进细胞凋亡。说明自噬可能通过抑制凋亡而在慢性间歇性低氧状态下的大鼠颏舌肌中起维护肌肉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