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种虫草子实体的人T培养(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的虫草无性型在马丁和3种大米培养基上均可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具明显的向光性;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和酵母浸膏,子实体分化多而快;较低的温度(15~20℃)有利于子实体分化;培养基中添加虫草茵茵丝体的提取液和覆盖松针,促进子实体形成,长速也快。  相似文献   
2.
利用亚硝化细菌分离培养基从湿地浅层底泥中分离到一株具有硝化反硝化能力的异养硝化细菌,经过常规的分析和部分长度的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所得HB-1菌株与多株Micrococcus sp.16S rDNA具有99%的相似性,初步鉴定为Micrococcus sp.。分别采用乙酸钠和氯化铵作为碳源和氮源进行硝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8d的好氧培养,铵态氮去除率为49.2%,并且具有产生亚硝态氮的硝化性能。以硝酸钠为氮源进行好氧培养,总氮没有去除效果;而6d的缺氧静置培养,总氮的去除率达90.7%,表现明显的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原噬菌体的可诱导性,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 t)培养液用丝裂霉素C(MMC)诱导,诱导液经高速离心除菌和2.5×SDS-EDTA染料混合液处理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有无DNA带,以确定菌株的溶源性。实验证明,该DNA为溶源菌诱导出的噬菌体DNA,而非溶源菌以同样方法不能获得DNA。用此方法,可作为鉴定B t溶源性菌株的一个手段,有助于B t工业发酵中噬菌体污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分离的虫草无性型在马丁和3种大类培养基上均可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具明显的向光性;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和酵母浸膏,子实体分化多而快;较低的温度(15-20度)有利于子实体分化;培养基中添加虫草菌菌丝体的提取液和覆盖松针,促进了实体形成,长速也快。  相似文献   
5.
唐姬  刘国生  谢志雄  沈萍 《微生物学报》2007,34(1):0085-0087
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对枯草芽孢杆菌自然感受态缺陷突变株BR151pm感受态形成期的全细胞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28个蛋白质斑点出现变化。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其巾2个明显缺失的蛋白斑点进行分析鉴定,确定这2个蛋白质分别为直接参与自然感受态形成的Nin蛋白和RecA蛋白,进一步确证了BR151pm为自然感受态缺陷突变株。  相似文献   
6.
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对枯草芽孢杆菌自然感受态缺陷突变株BR151pm感受态形成期的全细胞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28个蛋白质斑点出现变化。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其巾2个明显缺失的蛋白斑点进行分析鉴定,确定这2个蛋白质分别为直接参与自然感受态形成的Nin蛋白和RecA蛋白,进一步确证了BR151pm为自然感受态缺陷突变株。  相似文献   
7.
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对枯草芽孢杆菌自然感受态缺陷突变株BR151pm感受态形成期的全细胞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28个蛋白质斑点出现变化。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其巾2个明显缺失的蛋白斑点进行分析鉴定,确定这2个蛋白质分别为直接参与自然感受态形成的Nin蛋白和RecA蛋白,进一步确证了BR151pm为自然感受态缺陷突变株。  相似文献   
8.
经人工诱变获得的腺苷高产菌株Bacillus subtilis DI4-24很容易发生退化,通过分析回变菌株的遗传性状和考察理化条件对回复突变的影响,研究退化的机制,找到控制的方法。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回变菌株,生长谱法分析其遗传型;于743 nm条件下分光光度法测定回复突变细胞内积累的特有红色物质,研究各理化条件对回复突变的影响。退化原因是由于组氨酸缺陷型发生回复突变所致,突变菌株腺苷产量大幅度下降;降低保藏温度、减少传代次数可以有效地减缓菌种的衰退;种子制备过程中适当降低培养温度2℃~3℃、缩短培养时间(8 h)、降低培养基pH至中性偏酸性(6.5)以及加入胡萝卜素、叶酸等物质都可以有效降低回变率,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种子生产性能得到提高,其腺苷产量可比对照提高9%。  相似文献   
9.
面包酵母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紫外线诱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面包酵母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扫描电镜紫外线诱变。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早期的细胞的形成原生质体用1%蜗牛酶+0.1%β-疏基乙醇酶解60min、90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地生率分别为4.31%和0.4%,用0.6mol/L甘露醇作渗稳地,原生质体的于生效果最佳,0.5mol/L蔗糖次之。电镜观察表明酵母菌的细胞壁是逐步被降解的。通过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获得了1株  相似文献   
10.
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细菌群体结构,菌体被包裹在其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近年来,有关生物膜组成结构、形成机制、抗逆性机制及其应用防治等诸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本文主要针对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及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