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大鼠胎肝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探索二者间有无协同作用.方法:取孕14天胎龄F344大鼠胚胎的胎肝,经三步分离法分离纯化后,配置不同浓度HGF、EGF及HGF和EGF联合组培养基,将胎肝干细胞分组培养.光镜下观察细胞增殖状况,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HGF、EGF及HGF和EGF联合对大鼠胎肝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GF 10~80 ng/mL各浓度组,EGF 10~80 ng/mL各浓度组增殖效应均大于对照组.当HGF为20ng/mL,增殖效应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当HGF浓度继续增高时,增殖效应无明显增高.将20 ng/mL HGF组与不同浓度EGF组合后分组培养细胞,发现20 ng/ml HGF和10 ng/mLEGF联合组增殖效应明显升高,继续升高联合组中EGF浓度,增殖效应无明显提高.结论:HGF和EGF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胎肝干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条件的作用,二者对大鼠胎肝干细胞体外培养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其中20 ng/mL HGF和10 ng/mL EGF联合培养促进大鼠胎肝干细胞增殖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大鼠肝部分切除模型被广泛的应用于肝脏疾病的研究,随着干细胞治疗肝损伤及护肝药物研究的发展,对大鼠肝损伤 模型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本实验拟在大鼠肝部分切除术的基础上改进以建立大鼠肝断面门静脉分支残端的静脉置管模型,并 进行细胞移植实验,对比分析新模型的优劣。方法:60 只F344 大鼠分为三组。A、B 组行行85 %肝切除术;C组行85 %肝切除术+ 肝断面门静脉分支残端置管术。术中B 组经门静脉注入4× 105个表达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的胎肝干细胞(fetal liver stem/progenitor cells, FLSPCs)。C组经留置导管注射入同等量的FLSPCs,A组注射同等剂量的培养液。72小时取血清,测定 肝功能ALT、AST,统计死亡率;取肝脏组织切片观察其修复情况。统计学采用方差分析和LSD-t 检验。结果:B、C组F344 大鼠 72 小时肝功指标(ALT、AST)均明显优于A 组;B 组、C 组肝脏组织学的病理损伤的恢复分别较A 组快。B、C组间肝功指标无统 计学意义。结论:经门静脉分支残端置管途径移植FLSPCs 效果等同于经门静脉穿刺途径,且该模型具有可反复、可选时、减少创 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刘广欣  党立力  黄启科  周亮  张福琴  陶开山 《生物磁学》2014,(8):1428-1430,1445
目的:大鼠肝部分切除模型被广泛的应用于肝脏疾病的研究,随着干细胞治疗肝损伤及护肝药物研究的发展,对大鼠肝损伤模型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本实验拟在大鼠肝部分切除术的基础上改进以建立大鼠肝断面门静脉分支残端的静脉置管模型,并进行细胞移植实验,对比分析新模型的优劣。方法:60只F344大鼠分为三组。A、B组行行85%肝切除术;C组行85%肝切除术+肝断面门静脉分支残端置管术。术中B组经门静脉注入4×105个表达GFP(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的胎肝干细胞(fetalliverstern/progenitorcells,FLSPCs)。c组经留置导管注射入同等量的FLSPCs,A组注射同等剂量的培养液。72小时取血清,测定肝功能ALT、AST,统计死亡率;取肝脏组织切片观察其修复情况。统计学采用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B、C组F344大鼠72小时肝功指标(ALT、AST)均明显优于A组;B组、C组肝脏组织学的病理损伤的恢复分别较A组快。B、C组间肝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门静脉分支残端置管途径移植FLSPCs效果等同于经门静脉穿刺途径,且该模型具有可反复、可选时、减少创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