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Ⅰ型(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腹主动脉缩窄(AC)大鼠心肌与冠状动脉重塑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腹主动脉缩窄术后SD大鼠随机分为:AC对照组;AC 低剂量缬沙坦(1mg/kg/d)组;AC 高剂量缬沙坦(30mg/kg/d)组,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作为正常对照。假手术组及AC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灌胃。治疗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颈动脉压、左室重量指数(leftventricularmassindex,LVMI)。vanGie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volumefraction,CVF)及冠状动脉壁厚度/内径比值。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心肌中AngⅡ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的表达。结果AC对照组大鼠颈动脉压、LVMI、CVF、冠状动脉中层/内径比值以及CTGF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AC对照组相比,上述所有指标在高剂量缬沙坦组均明显下降(P<0·01)。低剂量缬沙坦组颈动脉压与AC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上述其他指标则明显低于AC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能有效抑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心肌及冠状动脉重塑。其可能机制是阻滞了心肌局部的AT1受体,并下调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