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选用SD大鼠60只,制成肠粘连模型,用几丁糖,右旋糖酐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几丁糖有防止肠粘连的作用,同一浓度的右旋糖酐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灵长类动物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再生能力差异。方法:健康成年恒河猴16只,分为A、B两组,每组8只,使用刀片切割完全损伤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后立即予神经外膜缝合,在术后3周、8周分别取A、B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吻合口远、近端神经组织行Luxol Fast Blue染色,观察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远端、近端轴突数目,计算轴突密度,远端轴突密度/近端轴突密度为神经再生通过率。结果:术后3周和8周时,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相比,胫神经在远端轴突密度、神经通过率等指标上,胫神经愈后优于腓总神经(P0.05)。结论:坐骨神经神经损伤修复后,胫神经轴突通过吻合口的通过率较腓总神经高,吻合口远端有更多的神经轴突,其靶器官有更多的神经纤维支配,这是导致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胫神经功能恢复较腓总神经功能恢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几丁质(chitin)又称甲壳素,化学名称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多聚体,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纤维素。几丁质脱乙酰基即为几丁糖(chitosan)。几丁质、几丁糖及其衍生物具有非常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而且可以自然降解。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化学性能,几丁质、几丁糖及其衍生物已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粘连、缓释药物、降胆固醇、调节凝血功能和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国内已有关于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粘连、缓释药物  相似文献   
4.
天然可降解性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引言 在生物医学材料中天然可降解性生物材料的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及足够的重视。早在1976年美国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法规颁布以来,胶原蛋白的产品则划归为医疗器械之列,随后由胶原蛋白所形成的产品达近十种。因此,它作为一种生物医学材料,不仅业已被人们所认识而且不断地向工业化发展。几丁聚糖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甚广。在医学领域中,用其制成  相似文献   
5.
明胶—几丁糖膜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几丁糖膜以及研究其止血性能。方法 在透析后的几丁糖与明胶混合液中加入戊二醛交联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几丁糖膜。取新西兰兔4只,在背部两侧对称性剪开直径1cm渗血伤口,分别用纱布和几丁糖膜止血,观察与创面的粘附情况,记录出血时间,以膜或纱布中Hb光度吸收值表示出血量。结果 几丁糖膜与创面粘附良好,几丁糖膜组、纱布组的出血时间分别为78.25±6.42秒、119.05±11.39秒,Hb光度吸收值为0.76±0.51、1.63±0.72,明显优于纱布对照组(P<0.01)。结论 几丁糖膜具有一定的止血性能。  相似文献   
6.
几丁糖膜预防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几丁糖为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无毒性、组织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理化性状稳定等特性,是一种生物学性状优良、极具发展潜力的植人材料。有关几丁糖膜预防术后粘连的基础研究较多,但国内还未形成正式的产品。本文就几丁糖膜预防术后粘连的机制、膜的制备及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俯卧体位下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并由同一治疗组医生采用俯卧体位下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35例,治疗外踝骨折时将钢板置于腓骨后侧或外侧,使用钢板或螺钉对后踝骨折进行固定,2枚拉力螺钉固定内踝。观察术后切口及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定期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长50~142 min,平均90 min,1例患者内侧切口出现局部红肿,抬高患肢及定期换药后局部红肿好转,未出现明显切口感染征象。2例病人术后出现足背部麻木,分别在术后6周、9周时消失。随访时间6~18月,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3月X线显示所有病人骨折线模糊,骨痂生长良好,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优2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29%。结论:在俯卧体位下采用后外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可一次性复位、固定后踝和外踝骨折,联合内侧切口可在一个体位下完成三踝骨折的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对软组织破坏少,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佳,可降低因反复翻身而污染术野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几丁质缝合线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组化方法,对几丁质缝线进行毒理学研究,并与羊肠线对比。结果显示:几丁质缝线无毒性、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羊肠线组织反应小,吸收快,是一种新型的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可吸收性缝合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SD大鼠肝脏严重出血模型,考察壳聚糖-三聚磷酸钠(TPP)纳米粒的止血效果对于实质性器官严重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24只SD大鼠各分3组,每组8只,分为阴性对照组、壳聚糖-TPP组(NP组)和正常组,其中阴性对照组和NP组的大鼠建立肝脏严重出血模型。NP组,将壳聚糖-TPP纳米粒喷射到伤口,直至将整个伤口覆盖。阴性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止血材料处理创面。术后15天,用SEM和TEM观察NP组和阴性对照组的肝组织的微观结构。结果:通过组织学检查发现壳聚糖-TPP纳米粒在治疗严重伤口时能加速肉芽和大量胶原蛋白的生成,这正是伤口愈合初期的标志。结论:壳聚糖-TPP纳米粒对于严重出血的实质器官可发挥优良的止血性能,并能促使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