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 目的 对上海市医院预约诊疗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问卷、专家小组访谈、数据采集等方式,了解预约诊疗服务实施效果。结果 预约诊疗服务的信息系统、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和评价系统逐渐完善,并在预约诊疗服务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出巨大作用。结论 预约就医模式已经逐步被患者所接受,其能有效减少患者就医中的无效等候时间,缓解目前存在“看病难”、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稀缺、供求关系不均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学科不断细分,上海市各家医院已开始探索多专科协作诊疗门诊以适应这一变化。但各家医院的运作模式不尽相同,鲜有人对这些运作模式的优缺点进行研究。为此,对上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多专科协作诊疗门诊的运作模式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其运作模式的利与弊,为今后多专科协作诊疗门诊的探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多专科协作诊疗门诊作为近些年探索新诊疗模式的热点,受到医院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每家医院对于多专科协作诊疗门诊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方面和效果评价方面的探索工作,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工作经验或模式。通过对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现场调查,结合当今的信息化发展情况,探讨适用于多专科协作诊疗门诊的信息化平台和管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学科不断细分,我国各家医院门诊逐渐从以往大内科、大外科的“一对多”诊疗模式转为专病、专科的“一对一”诊疗模式。但是“一对一”诊疗模式有其自身局限性,无法解决疑难杂症就诊不同专科的问题、患者来回奔波的困境。多专科协作诊疗的“多对一”诊疗模式是目前国际上积极倡导的新模式,其能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性、更加针对性的诊疗,但又因其人力成本高、不固定性强等特点,较难提高服务能力。对我国医院门诊的多专科协作诊疗模式进行现状分析,总结实践经验,为我国多专科协作诊疗模式的今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