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高三生物学复习离不开习题讲评课。习题讲评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有效的习题讲评不仅能使学生扫除盲点,填补缺漏,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日常的习题讲评过程中,往往存在就题讲题,照卷讲题,甚至简单地对答案等现象。习题讲评既不能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加强概念辨析,归纳错因;也不能展示命题者的命题心理;更不能剖析学生答题心理,传授答题技巧,研究对策,避免错误等。往往出现学生一错再错的现象。这种习题讲评课,学生很被动, 课堂气氛沉闷,讲评效果较低。要提高习题讲评课的效果,一定要在讲评中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习题讲评课中“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加强概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概念需要大量事实支撑,是知识的核心。而科学史详实地记录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呈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史引导学生构建概念。从4个方面简述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生物科学史引导学生构建概念。  相似文献   
3.
对话教学强调“教学即对话”。对话的形式有多种,其中师生对话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什么样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对话?如何引导真正的对话?本文以“促胰液素的发现”的教学为例,论述对“教师在对话中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和启发学生的思维”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6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对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持肯定态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其教育价值并不容易.笔者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为例,论述如何实现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单元作业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目标性。生物科学史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本文以“基因工程”的单元作业为例,探讨基于生物科学史设计单元作业的路径,并分析其主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