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病例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鉴定使用血清学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 5.0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5.93%,共分离到7种血清型。在分离到的菌株中,ESBLs的检出率达45%。结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一种重要致病菌,应开展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多重耐药菌株中整合酶基因的携带情况,研究整合子与抗生素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血清学的方法对EPEC进行初筛,用PCR扩增EPEC毒力基因(eae,EAF,bfpA)进行确证。对确证为EPEC的细菌DNA进行提取,使用PCR方法对整合酶基因及在整合子中插入的基因盒进行扩增。EPEC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在34株EPEC中,ESBL为14株,其中在lI株ESBL阳性细菌中扩增出整合子I整合酶片段,在20株ESBL阴性细菌中,有7株扩增出相应的片段。在这所有的34株细菌中未检出整合子Ⅱ和Ⅲ。结论I类整合子在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株中最常见,是导致细菌多重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用药,控制耐药基因的传播是当前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在恒温条件下特异、高效、快速扩增DNA的新技术.不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在一个反应体系中,通过四条特异性引物识别靶基因6个不同的位点,1h内完成整个扩增.扩增产物是一系列反向重复的靶序列构成的茎环结构和多环花椰菜样结构的DNA片段的混合物.通过肉眼观察浊度或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后的颜色变化即可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泪液(1-3)-β-D葡聚糖的阈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10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和100例健康志愿者泪液中(1-3)-β-D葡聚糖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估泪液(1-3)-β-D葡聚糖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最佳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性。结果泪液(1-3)-β-D葡聚糖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阈值为23.82pg/mL,灵敏度为97.0%,特异性为98.0%。结论泪液(1-3)-β-D葡聚糖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