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工作中,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分离提纯程序,解决了该病毒粒体易于聚集难以提纯的问题,其操作要点是,(1)通过Sepharose 2B柱层析代替超离心,有效地除去一些小分子量核酸杂质;(2)经PEG再次沉淀浓缩后,调整pH至酸牲(pH3.0),使病毒充分悬浮以减少凝聚;(3)在病毒等电点(pH4.8~4.9)条件下,进一步沉淀以纯化病毒。根据病毒提取物的OD260/OD280比值,算出核酸含量约4.5%。核酸电泳出现4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25×10~(?),1.8×10~(?),1.05×10~(?),0.75×10~(?)道尔顿。病毒提取物经超速离心出现4个界面,沉淀系数分别为,200.8S,165S,125.8S,100S。说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可能是4组分病毒粒体。病毒粒体含一蛋白亚基,分子量约为2.05±0.05×10~4道尔顿,由16种共199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2.
1983年6月—1984年10月,在成都市禽蛋批发部解剖家鸭200只,在郫县、大邑、祟庆、广安、合川、酉阳等县各解剖鹅10~20只,鸭30~50只,从鹅、鸭鼻腔、鼻窦中收到较多的环肠科吸虫。发现有两种平体属吸虫的形态特征与过去报道的不同,经鉴定为两新种,命名为四川平体吸虫Hyptiasmus sichuanensis Zhang sp.nov.和成都平体吸虫Hyptiasmus chengduensis Zhang sp.nov.四川平体吸虫新种Hyptiasmus sichuanensis Zhang sp.nov.(图1)虫体大型,扁平、叶状。前端稍尖,后端钝圆,最大宽度在虫体中后部。新鲜虫体为暗红色,肠支黑色,固定后虫体呈灰白色,…  相似文献   
3.
1.土壤微生物各主要类羣的分布情况都以表土中最多,数量随溧度降低,但各类微生物降低的幅度大小不一。深耕施肥往不同程度上能促使下层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但就整个小麦生育期来看,一般不致改变上多下少的趋势。 2.所武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一般含量及其优势类羣如下:(1)每克表土中所含真菌、硝化釉菌或固氮菌的数量常在数千至数万间变动。真菌的优势类羣是:Aspergillus,PeuicilHumFusarium。(2)放线菌的含量较高,每克表土一般合有数百万个。白色放线菌和灰色放线菌是其优势类羣。(3)氯化釉茵,每克表土中一般含有数百万至一两千万,芽孢杆菌所占的比例较大,螢光杆菌很少。(4)芽孢杆菌上下层数量的差异及深耕施肥对它们的影响不太显著。每克表土中一般为数+万个。优势种是:Bac. Mesentericus-subtilis,Bac. Idosus Bac.Megathetqum,(5)分解纤维素的粘液菌,每克表土中一般为数千个,但各小麦发育时期变动的幅度比较大,间或有超过一万或少于一千者。  相似文献   
4.
特定电磁辐射增强大豆种子超弱光子辐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超弱光子辐射(简称PE)是生物代谢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控制细胞内和细胞间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信息传递。PE光强度与细胞活力、环境因素以及化学物质的作用有关。 红外辐射(包括特定电磁辐射)能产生广泛和显著的生物效应,国内外已有报道,化学  相似文献   
5.
星花绣线菊中的一个新二萜——绣线菊内酯B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星花绣线菊(Spiraeajaponicavar.stellaris)根中得到1个新的Atisine型二萜,命名为绣线菊内酯B(1)。通过光谱分析测定了其结构,此外还得到了9个已知化合物,包括1个atisine型二萜-spiraminol(2)和8个二萜生物碱,spiramineA,B,C,D,F,H,P,Q。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际上的着丝粒蛋白研究工作几乎全是以酵母和高等生物为材料进行的,为了从起源与进化的角度考察着丝粒蛋白。我们以人喉癌培养细胞HepII作为对照材料,以两种ACA血清和CENP-B单抗,多抗以及CHO动粒蛋白单抗为探针,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嗜热四膜虫作检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HepII细胞的着丝粒抗原间期核中呈点状分布;与HepII细胞的不同,嗜热四膜虫的着丝粒抗原在间期核中的分布不规则  相似文献   
7.
质粒介导tet(X4)基因的出现和流行,严重影响替加环素(tigecycline)对临床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急需寻找有效的佐剂遏制替加环素耐药性。本研究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时间-杀菌曲线测定β-桧木醇(β-thujaplicin)和替加环素的体外联合抗菌表征,通过测定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细菌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铁含量以及替加环素含量等指标,来探究β-桧木醇和替加环素联合使用对tet(X4)基因阳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β-桧木醇联合替加环素对tet(X4)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具有体外协同抗菌效果,且β-桧木醇在抗菌作用浓度范围内无显著溶血性和细胞毒性。机制研究发现,β-桧木醇能显著增大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细菌胞内铁含量,干扰铁稳态,诱导细胞内ROS显著增加,从而发挥抗菌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β-桧木醇可通过干扰细菌铁代谢和增大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协同增强替加环素的抗菌效果。本研究结果为β-桧木醇联合替加环素治疗tet(X4)基因阳性大肠杆菌感染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协同提高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表油菜素内酯喷施时期,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提高小麦穗粒数或(和)千粒重提高产量,通过促进地上部氮素积累提高氮素吸收效率,进而提高氮素利用率,但不同时期喷施效果存在差异。起身期+灌浆期、拔节期+灌浆期、起身期+拔节期+灌浆期、起身期+开花期+灌浆期喷施处理在所有处理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幅最大,产量增幅最高(12.8%~14.0%);同时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幅最大,氮素吸收效率增幅最高(16.4%~18.8%),从而氮素利用率增幅最高。综合施用成本等因素,生产上可采用起身期+灌浆期或拔节期+灌浆期2次间隔喷施模式,实现宽幅播种小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9.
从桔汁矿化水饮料中分离到一株编号为9191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与假单胞菌属已报道的种均不相同.该菌株具极生单鞭毛,氧化酶和触酶均阳性;O-F葡萄糖为非发酵型,不产生荧光色素,不产生脓菌素,不产生类胡萝卜色素,对葡萄糖呈碱反应.经类脂粒染色后细胞内可见PHB颗粒积聚.脲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反硝化阴性;不水解淀粉和明胶,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41℃下不生长,在麦康凯和SS平板上不生长.在0.85%CaCl_2的牛肉汤中不生长;利用β-羟基丁酸作为唯一碳源;DNA中G+C含量为65.15mol%.因此定为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个新种.根据其对生理盐水敏感的特性,命名为盐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halosensibilis Zou & Cai nov.sp.).  相似文献   
10.
在较为完善的分类学处理后所得的包含207科,1026属,2540种植物的名录基础上,本文初步报道了地处滇中南的无量山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结果,并在山体各海拔段进行了属的分布区类型每一类分布的详尽统计,得出了热带和温带两大基本成分在无量山达到平衡(各占50%)海拔点,称之为区系平衡点。该点从历史角度看可以反映无量山种子植物区系成分随自然历史变迁所发生的演变,从现实看表明了该地植物区系的过渡性质,同时,寓意着我国亚热带地区客观存在着一条区系平衡线,并且,该点还是热带成分的一个重要性限制点;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植物引种和选择引种驯化锻炼基地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