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于春冬  陈佳红  于静  丁伟  张迪 《生物磁学》2011,(12):2295-2297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的孕妇在2001年-2009年间感传染性疾病的情况。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梅毒测定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实验,对青岛地区2001年-2009年门诊收治的39369名孕妇的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1年-2009年间青岛地区的孕妇产前感染以HBsAg多见,其次是梅毒感染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94%,0.18%和0.15%,抗-HIV暂未检出。各年间各种传染性疾病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孕妇产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为临床预防及控制母婴垂直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的孕妇在2001年-2009年间感传染性疾病的情况。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梅毒测定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实验,对青岛地区2001年-2009年门诊收治的39369名孕妇的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1年-2009年间青岛地区的孕妇产前感染以HBsAg多见,其次是梅毒感染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94%,0.18%和0.15%,抗-HIV暂未检出。各年间各种传染性疾病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孕妇产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为临床预防及控制母婴垂直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V71相关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将90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分为脑炎并发肺水肿组8例,单纯脑炎组30例,无并发症组5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CD4+T及CD8+T细胞百分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0、TNF-α及IFN-γ含量.结果:并发症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相对无并发症组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04,P<0.05;X2=26.075,P<0.05),并发症组血清1L-10、IFN-γ和IL-6含量较无并发症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2,P<0.05;X2=16.975,P<0.05;X2=15.562,P<0.05),并发症组TNF-α含量和无并发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T细胞及细胞因子均参与了EV71相关手足口病重症并发症的发生过程,在手足口病的临床诊疗中可予以参考,早期鉴别出现重症并发症的病例,及时给与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及耐药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住院患儿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413株进行ESBLs筛选和确证。结果:共分离得到413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的菌株共204株,占49.39%,且有逐年上升趋势。ESBLs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吩、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程度最为严重,耐药率为100%;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敏感率为90.2%~100%。结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主要耐药菌,应加强耐药监测,重点监管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TCT)对1175例妇女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初筛,细胞学异常者或TCT正常、HR-HPV DNA阳性且高度怀疑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和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宫颈病变.用二代杂交捕获法(hybird captureⅡ,HC-Ⅱ)对所有标本进行高危型HPV DN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5例样本中TCT检测结果正常或炎症968例,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2例,ASC-H(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9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7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9例.207例细胞学异常者经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证实炎症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7例,Ⅱ级34例,Ⅲ级19例,浸润癌5例,湿疣6例.HC-Ⅱ法检测HR-HPV DNA发现207例细胞学异常者HPV感染率分别为:正常或炎症17.24%,CIN I 22.22%,CIN Ⅱ32.35%,CIN Ⅲ61.39%,浸润癌100.10%,湿疣30.23%.82例TCT正常、HR-HPV DNA阳性患者病理结果显示炎症67例,CIN Ⅰ 11例,CIN Ⅱ 6例.结论:随着病变的加重,HR-HPV感染率逐渐增高,其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相关,HR-HPV检测可辅助筛查宫颈病变,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