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温度对大蒜鳞茎休眠的影响及其在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大蒜鳞茎在通过休眠时,蒜瓣内出现一系列结构与生理变化,由于鳞片细胞内物质的转化、降解、外运,局部组织的衰退、瓦解以及幼芽的伸展,蒜瓣的食用品质逐步下降。温度可调节休眠进程,高温(32℃左右)明显阻抑休眠进展,鱗片细胞内含物的解体、物质的外运与呼吸消耗亦大大地被延缓或削弱,因而可较长期(半年以上)保持蒜瓣的鲜脆状态。  相似文献   
2.
玉米根冠细胞的脱落及其对根与根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光学与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玉米幼苗根冠细胞脱落进程与胞间关系的变化。发现随着外沿细胞的脱离,固有的胞间连丝渐次伸展、孔径扩展,进而断裂为半连丝。半连丝内侧端仍与质膜保持固有的连接;外侧端向壁外伸展,直接与根际介质沟通,从而在根冠共质体与根际质外体之间建立了动态性的单向共质联系。以成列囊泡在半连丝中存在与由断口端溢出、半连丝呈现活跃ATP酶活性、外源不透膜示踪物向胞内原生质掺入以及原生质的穿壁等实例证明,半连丝仍具生理活性,可作为根冠共质体与根际介质间物质与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  相似文献   
3.
在受精前胚珠的发育过程中,胚囊周围持续出现由内层珠心细胞组成的解体里,以核物质为主的解体产物较集中地分布在反足细胞团附近。珠心组织中和珠心与胚囊间,经常出现原生质的细胞间穿壁转移现象,核穿壁是这种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转移至胚囊的小块核物质常存在反足细胞中,有一些在外形上与核仁甚相仿。本文从营养供求角度上对珠心和胚囊间相互关系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蒜苔乳管发育中细胞内与细胞间在结构上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电镜观察为主,对蒜苔乳管发育中细胞内与细胞间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蒜苔乳管分布于皮层薄壁组织中,为有节不分支类型,它庞大体积的建成是靠细胞融合与延伸而实现的,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电子致密物可能具溶酶体性质,与胞壁分解和原生质结构的局部衰退有关。2.乳管分化始于蒜苔延伸初期,分化过程中原生质局部退化,但仍处于活跃的功能状态。长成乳管中线粒体的持续存在、囊泡的大量出现与活跃的内吞和外排,以及胞间连丝在纹孔中的密集分布,在结构上显示出乳管分子与相邻薄壁细胞间活跃的物质交换。3.乳管系统中存在着物质的装御过程,经胞间连丝而进行的胞间囊泡转移是实现该过程的一个可能方式。4.乳管汁液中含有多种养分,显示出作为临时贮备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以贮存蒜苔为材料,研究了在茎苔衰退与顶端珠蒜成长过程中物质的再分配,及其在显微、亚显微结构上的反映。观察到类 P-蛋白丝状物在衰退细胞中的形成及其经胞间连丝在薄壁细胞间、薄壁细胞与韧皮部之间进行运转的多种迹象,提出了大分子物质以集装囊泡的形式进行运输的新论点。进一步发现大分子物质在质外体(导管与细胞间隙)中存在与迁移状态;初步论证了它们与导管堵塞物在质上的差异;指出在特定生理状态下,质外体提供的“自由空间”作为大分子物质主动迁移途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以DGD(diethylene glycol distearate)包埋、去包埋剂制片法,结合常规电镜制备术,观察研究了小麦珠被组织中胞间连丝的结构与分布特征及其与微丝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同层珠被细胞间壁上胞间连丝的分布密度比上下层珠被间的要显著地高得多;珠被中胞间连丝保持固有的正常结构,孔径30—40 nm,变动幅度不大,观察不到如作者以前在小麦珠心和胚乳中所见的那种胞间连丝经结构修饰而扩大、转变为开放态的景象。对去包埋剂制片的观察进一步揭示,从胞质骨架网络表层有纤细微丝以分散状向外伸展突入分界壁,时而可见各个微丝横贯分界壁而连接相邻骨架网络的图象。联系珠被中正常胞间连丝结构的稳定性与各个微丝以分散状跨越分界壁,讨论了微丝参与胞间连丝结构的可能性与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7.
经电视显微镜活体观察与录象分析发现,凤眼莲柱头乳突细胞中活跃的胞质流动呈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即带状胞质与大颗粒的集流涌动和胞质纤索波动与细颗粒的循索迁移。以微管(MT)、微丝(MF)专一性抑制剂APM和CB处理,结合卡马氏蓝染色显示胞质骨架结构,进而证实胞质流动具有双重运转机制,细胞内由MT与MF组成的柱状集索骨架与胞质流动密切有关。集索中MT与MF的相互配合与共存对胞质的集流涌动是必不可少的;而纤索的波动迁移则不受MT的制约,主要由MF独立支撑,在使MT遭破坏的处理下,细颗粒的循索迁移仍然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1972—1977年在小麦、青稞化学催熟方面的试验结果。在乳熟中期,用氯酸镁、二氯丙酸和硫脲处理,可有效地诱导茎叶提前衰亡、促进籽粒成熟(早熟4—7天),但粒重下降5%左右。生理学和细胞学的比较说明,药剂诱导的组织衰亡是一个近似于自然衰亡的生理过程。它不中断或破坏其总的进程,但明显地影响衰亡过程各阶段出现的迟早与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9.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运输是当前植物生理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一个领域。本文拟着重以有机物的胞间运转、向韧皮部的装卸及其在筛管中纵向迁移的机理为主,作一些简要的介绍。高等植物是一个共质体和质外体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统一体由胞壁、细胞间隙构成的自由空间遍及植物全身、相互连续。水、气、溶质充斥其中,与外界直接相通,进行自由的物质交换;维管束中的管胞、导管是自由空间分化、发展的高级形式。  相似文献   
10.
小麦颖果发育初期,胚囊合点端的反足器由外向内逐步衰退,反足细胞在原生质结构经历剧烈变化的过程中不断输出其内含物,哺育邻近游离核胚乳的增殖,生长,承担着转运与供应营养的双重职责。胚乳-反足细胞分界壁上缺乏胼胝质的淀积,有利于反足细胞内含物中的溶质向胚乳输出,但是,反足细胞原生质组分中的一部分,其结构解体的程度是有限的;以大分子结构物的形式经共质体途径而转移,是反足细胞以内含物哺育乳所采用的又一重要方式,胚乳-反足细胞分界壁局部位点上宽阔胞质通道的形成,是胞间关系上出现的一种特定的结构变动,核物质,内质网槽库片段,质体,线粒体等,经此而向发育中的胚乳迁移,推断,物质的这种运转方式,对于胚乳在形态建成初期的迅速增殖,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