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林延边智新盆地大拉子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产自吉林延边地区智新盆地大拉子组上段的孢子花粉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计36属91种,另有疑源类化石1属2种,组成以Classo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为代表的孢粉组合。根据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讨论和与相关组合的对比。其时代应归为早白垩世晚期,根据疑源类和主要孢粉属种可能的母体植物生长环境,推测在早白恶世晚期吉林延边地区智新镇是一个宁静的湖泊,气候温暖,干燥。  相似文献   
2.
甘肃玉门旱峡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甘肃玉门旱峡沟口剖面下沟组,中沟组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粉37属53种;藻类化石2属2种。根据上孢粉化石建立了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Jiaohepollis组合,包括下亚组合,包括下晋组合(下沟组)和上亚组合(中沟组)。鉴定组合地质时代为Hauteriv-ian-Barremian。推测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  相似文献   
3.
根据黄土高原3个剖面的孢粉资料及测年数据,恢复了本区180-73万年期间的植被面貌。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和全球其它地区的孢粉、构造、地层、水系演化和火山活动等特征。将此期间植被、气候和环境的演化划分为3个主旋回,6个主要演化阶段,10个亚阶段和5个事件。初步认识到,该时间段的气候环境演化有较大波动,且这些变化不限于局部地区,而是区域性的,是多种因素(内外动力)作用的结果,且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宁安盆地穆棱组及其孢粉型组合新发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黑龙江宁安盆地是一个具有油气勘探远景的中小型盆地,主要目的层为下白垩统。新发现了一套相当于邻区穆棱组的地层,孢粉化石十分丰富,建立了5个孢粉组合带,通过对两口石油探井生物地层的研究,建立了该舅地新的地层层序,并对穆棱组的时代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疆温泉煤田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新疆温泉煤田艾肯拜尔段和柯克它乌组的孢粉化石,计有42属59种.根据孢粉类型和含量变化等特征,建立2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1. Dictyophyllidites-Chordasporites-Jugasporites 组合;2. 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Pseudopicea 组合.第一组合产于艾肯拜尔段,时代可能为早侏罗世,第二组合产于柯克它乌组,时代暂定为早、中侏罗世.根据孢粉组合反映的植物群面貌是:裸子植物非常茂盛,其中以松柏纲为主,蕨类植物较少(包括真蕨纲植物);反映的古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腹部芳3井紫泥泉子组所夹灰色泥岩中产丰富的盘星藻、葡萄藻等藻类、疑源类化石及一定数量的孢粉化石。孢粉化石计75属160种,并首次在新疆地区发现了可靠的鹰粉型化石Aquilapollenites以及在我国主要产于松辽盆地和广东三水盆地上白垩统的“大孢子”化石Balmeisporites,建立Schizaeoisporites grandus-Parcisporites parvisaccus-Liliacidites creticus(GPC)组合。通过对部分孢粉属种已知地质分布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外部分地区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的对比,将GPC组合的时代确定为晚白垩世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根据紫泥泉子组的沉积特点及孢粉组合特征,认为晚白垩世准噶尔盆地应归属西北-东南孢粉植物区,局部层段沉积时期气候比较湿润,孢粉组合具有我国东北孢粉植物区与西北-东南孢粉植物区的过渡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疆塔里木拜城地区早白垩世舒善河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拜城卡普沙良河剖面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发现的29属48种孢子花粉的研究,建立舒善河组自下而上的4个孢粉亚组合,分别为Classopollis-Cycadopites-Lygodioisporites-Biretisporites(CCLB)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Schizaeoisporites-Klukisporites(CDSK)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ar-visaccites-Lygodiumsporites(CDPL)亚组合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inuspollenites-Impardecispora(CDPI)亚组合。舒善河组孢粉植物群以松柏类掌鳞杉科植物占优势以及真蕨类海金沙科的繁盛为主要特征。该孢粉植物群与欧洲、亚洲、美洲和澳大利亚早白垩世尼欧克姆期孢粉植物群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舒善河组的时代属于尼欧克姆期或欧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  相似文献   
8.
辽宁铁岭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铁岭盆地白垩系发育,1990年以来辽河油田公司在该区钻探了3口参数井,并在下白垩统采获了较丰富的孢粉化石,建立了3个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Cicatricosisporites-Concavissimisporites-Protoconiferus组合,Cicatricosisporites-Abdiverrucospora-Piceaepollenites组合以及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Laevigato-sporites-Tricolpopollenites组合,分别产自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本文叙述了组合特征,通过与国内外孢粉组合的对比及特征分子的时代分布,确立了本区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孢粉植物群反映了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9.
依兰-伊通地堑方正断陷孢粉组合及其地层层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量钻井岩心中的孢粉资料,建立了方正断陷内白晋系至新近系5个孢粉组合,讨论了其地质时代,并结合岩性资料,首次将乌云组和富锦组引入方正断陷,提出了方正断陷不仅发育有古近纪新安村组和达连河组,而且还发育有晚白晋世方正组,古近纪乌云组,宝泉岭组以及新近纪富锦组,进而完善了方正断陷区沉积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艾比湖小叶桦湿地取得深度190 cm的地层剖面,结合具有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数据和AMS 14C测年揭示出该研究区3900年以来植被和环境演变的动态。在3420—3940 cal. aBP期间,该区为以藜科和蒿属植物为主的荒漠景观;2830—3420 cal. aBP时段,局域的优势种变为沼泽蕨,周围仍是以藜科和蒿属为主的荒漠植物;2640—2830 cal. aBP时期,香蒲属花粉增加并占主要地位,该局域演替成以香蒲属植物为主的典型荒漠隐域性湿地;1200—2640 cal. aBP期间,芦苇植物开始旺盛生长并成为优势种;660—1200 cal. aBP时段,桦木属种群迅速扩张,芦苇植物仍生长繁盛;340—660 cal. aBP期间,小叶桦种群成为优势种,芦苇数量减少但该地仍存在一定范围的芦苇湿地;340年以来,随着艾比湖湿地退化,地表水位逐渐降低,小叶桦仍能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沼泽草甸土上生长。而近200年来,孢粉组合中藜科花粉百分含量骤增,小叶桦林萎缩,这与该地受人类活动的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有关。随着艾比湖湿地不断退缩,小叶桦等植物在新疆地区濒危,因此需增强对该湿地自然环境及濒危物种的保护保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