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4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29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6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为探究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胚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内在联系,该研究通过低温层积处理(90 d)解除桃儿七种子休眠,观测不同层积时间种子胚形态、胚率、发芽率、营养物质(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水平及呼吸途径关键限速酶[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6 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G 6 PDH)]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1)在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胚形态为鱼雷或子叶型胚;种子发芽率在层积后期(60~75 d)显著提高(P<0.05)。(2)层积后,种子内淀粉含量及PK活性、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IAA含量显著升高(P<0.05),萌发促进物和抑制物比例(GA/ABA、IAA/ABA、GA+IAA/ABA)也呈升高趋势。(3)种子胚率与其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种子发芽率与其可溶性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发现,桃儿七种子无形态休眠;种子内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为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各种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且淀粉可能是此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磷酸戊糖途径(PPP)的活化、萌发促进物和抑制物比例的升高及IAA含量的显著上升是桃儿七解除休眠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鹭鸟栖息对杭州湾湿地土壤磷累积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亦欢  吴明  邵学新 《生态学报》2021,41(20):8246-8255
土壤中磷含量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杭州湾湿地迁徙候鸟栖息以及鸟粪的输入对栖息地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了鹭鸟筑巢树林下(影响区)和无鹭鸟筑巢树林下(对照区)土壤磷累积、土壤及鸟粪磷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鹭鸟影响区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对照区土壤TP含量为718.33 mg/kg,影响区土壤TP平均含量最高可达2040 mg/kg,其中钙结合态磷(Ca-bound P,Ca-P)含量最高,约占55.22%-62.96%,其次是残渣态磷(Residual Phosphorus,RP)、有机磷(Organic Phosphorus,OP)、铁铝结合态磷(Fe/Al-bound P,(Al+Fe)-P))、交换态磷(Exchangeable P,Exch-P)。鸟粪中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TN、TP含量分别是表层土壤的11.18-40.90倍,94.22-148.11倍,15.41-43.22倍,差异极显著(P<0.01)。TP含量与Exch-P、(Fe+Al)-P、Ca-P、AP极显著正相关,与RP显著正相关,与pH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鸟粪输入使杭州湾湿地土壤TP含量显著提高,Exch-P、(Fe+Al)-P、Ca-P、AP含量均有提高,且占TP百分比增大,鸟粪输入造成了该地土壤磷素累积的同时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4.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系统根系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0、50、100 mg P2O5·kg-1,分别用P0、P50、P100表示)下玉米与大豆间作系统根系形态的变化及其与磷吸收的关系,以明确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促进磷吸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不同磷水平下,间作显著改变了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形态参数,提高了大豆根冠比。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使玉米和大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干重分别显著增加25.6%、22.0%、39.2%、34.3%和28.1%、29.7%、37.3%、62.3%,而平均根直径分别显著降低15.2%和11.7%。不同磷水平下,磷素吸收当量比(LERP)>1,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磷吸收优势,且LERP不受磷水平调控。间作诱导根系形态改变与磷吸收增加密切相关,其中玉米根系表面积增大、大豆根系长度增加是驱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磷高效吸收的主要机制。根据回归方程,玉米根表面积和大豆根系长度增大10%,磷吸收量提高5%~10%。因此,与中等施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磷肥减施1/2(P50)并未降低玉米的磷吸收量。综上,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在减施磷肥条件下具有维持作物磷吸收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地星属Geastrum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地星目Geastrales、地星科Geastraceae,因奇特的外观、生态和医药用价值吸引了国内外真菌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对燕山地区地星种类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LSU-rpb1-atp6四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并描述了该地区地星属新种2个:Geastrum yanshanense (Sect. Myceliostroma)和Geastrum beijingense (Sect. Exareolata)。此外,通过多基因结合形态学方法,发现燕山地区3个已知地星属物种,Geastrum fimbriatumGeastrum velutinumGeastrum schmidelii。文献记载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保藏的其他6种分布在燕山地区的地星需进一步分子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种间竞争对香蒲(Typha domingensis)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长的影响,利用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分隔方式条件下香蒲与芦苇的种间竞争特性,包括塑料膜分隔(根系完全分隔,无相互作用,无物质交换)、尼龙网分隔(根系部分分隔,无相互作用,有物质交换)和不分隔(根系完全相互作用,有物质交换),分析了香蒲与芦苇根系形态和地上部生长的变化,探究香蒲与芦苇种间竞争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中芦苇具有明显的劣势。与塑料膜分隔处理相比,芦苇的总生物量、植株密度在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中分别减少了39.14%、49.41%和82.08%、79.22%,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分别减少了40.53%、44.84%、62.52%和85.7%、82.45%、89.67%,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根系分隔方式也影响芦苇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表现为不分隔 > 塑料膜分隔 > 尼龙网分隔。(2)与塑料膜分隔处理相比,香蒲总生物量在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中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植株密度和株高在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中都有增加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在尼龙网分隔中分别增加了57.93%、26.5%、8.04%,但在不分隔处理中分别减少了11.57%、14.92%、11.39%(P<0.05),虽然根系的相互作用对香蒲根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植物种间根系相互作用越强,对两者的生长越不利。(3)在不同的分隔方式中,芦苇与香蒲间也存在明显变化。在不分隔处理中,香蒲的生物量和植株密度是芦苇的1.7倍和6.74倍,与塑料膜分隔处理相比增加了6倍,表明芦苇与香蒲根系的完全相互作用,显著削减了芦苇的繁殖生长,增加了香蒲的根系分蘖。(4)通过种间相互作用强度(RII值)分析也表明,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下芦苇表现为抑制作用(RII值为负值),香蒲表现为促进作用(RII值为正值)。香蒲与芦苇互作对芦苇具有抑制作用,说明种间相互作用是能改变植物的适应性和植物群落的繁殖,同时也表明植物根系不仅在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种间关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利用种间竞争控制植物生长,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龄林的马尾松受松材线虫侵染后,林木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群落多样性等会发生异质性变化,但是,针对患病林木地下细根的响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松材线虫疫区患病马尾松和健康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分0-15 cm和15-30 cm土层,对细根进行分级研究,定量分析1-5级细根的形态、生物量以及养分元素,探讨松材线虫侵染的马尾松人工林细根形态、生物量以及养分元素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患病马尾松人工林细根的健康状态与根长密度、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低级根(如1级根)患病后,响应会更加强烈。(2)马尾松人工林患病后,细根有效磷、速效钾浓度会显著降低(P<0.05),而全氮、钙浓度会显著升高(P<0.05)。(3)松材线虫病使林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林分(P<0.05),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会显著低于健康林分(P<0.05)。以上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侵染的马尾松人工林会在细根形态、细根养分和土壤养分上会发生特异性响应,揭示了松材线虫病对马尾松人工林地下细根的影响,旨在为松材线虫病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然产卵场是维持物种延续最关键的栖息地,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自然繁殖栖息地状况和生境特征尚缺乏详细的定量研究。以青海湖入湖河流泉吉河为例,在平水期采用现场调查和无人机遥测的方法对青海湖裸鲤的自然产卵场分布及生境状况进行调查,确定其产卵场生境特征参数,建立基于无人机遥测识别产卵场的方法并进行复核验证。结果表明:泉吉河河道形态可分为弯曲型、分汊型和顺直型等三种典型河型,青海湖裸鲤自然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弯曲型和分汊型河道中,分汊型河道几乎100%都有产卵场分布,弯曲型河道有70%为产卵场;产卵场河道平均长度(135.13±61.13) m,平均宽度(30.01±17.51) m,平均曲折度1.09±0.07;平均面积(4586.6±4201.61) m2;产卵场常位于缓水浅滩处,平均水深(0.19±0.10) m (范围:0.03-0.44m),平均流速(0.24±0.20) m/s (范围:0.01-0.81m/s),河床质为含有沙粒的卵石(粒径:163-256mm)底质。河道形态、沙洲分布、水深特征等特征参数可作为无人机遥测识别产卵场的判断条件,并实现验证成功。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整个流域的青海湖裸鲤自然产卵场现状评估及保护对策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林地利用被认为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但施用污泥对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根箱试验,分析表施和混施10%污泥对速生树种团花不同土层根系形态、土壤pH值和电导率动态变化及根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拟合土壤pH值、电导率和根系重金属含量与根长的关系。结果表明: 与不施污泥(对照)相比,混施污泥显著抑制了团花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长,混施污泥120和240 d后,0~20 cm土层总根长分别为不施污泥的76.9%和67.4%;表施污泥对团花根长和根表面积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根体积。混施污泥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和电导率及根系重金属含量,混施污泥0~20和20~40 cm土层根系镉含量分别是不施污泥的11.5和10.0倍。线性回归拟合分析显示,不同处理0~20 cm土层的电导率与根长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施和混施污泥根系镉含量与根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混施污泥抑制了团花根系生长,这可能是由于混施污泥提高了土壤电导率和根系镉含量所致,而表施污泥对团花根系生长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From January 2017 - December 2019, 75 out of 850 (8.8 %) great hammerhead sharks from the Arabian Gulf had skin lesions of black irregular discolorations on the ventral surface of the head. The lesions consisted of pencil-like lineations often advancing forward by about 2 mm in back-and-forth looped scribbles often forming a relatively linear bands of about 5–7 cm wide. Similar lesions were also found in the blacktip reef shark from the same area within the same period, and consisted of straight to irregular black lines, extended indiscriminately across the skin of the sharks.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skin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dark-brown eggs exhibiting the spindle or ellipsoidal eggs characteristic of Huffmanela sp. The morphometrics of eggs from both hosts were similar (62.9–89.9 μm long and 29.3–56.1 μm wide). The eggshells were smooth with polar plugs protruding or not, with an abruptly truncated crown-like or shoulder-like collar surrounding the plug. The eggs were only found in the epidermal layer of the skin. Based on the unique morphometrics of the eggs, we report a new species, named: Huffmanela selachii n. sp.. This appears to be the first report of Huffmanela from either the great hammerhead shark or the blacktip reef shark, and the third reported Huffmanela in sharks from the Arabian Gulf. It is also one of few species reported from connecting waters of the greater Indian Ocean. This new finding contribute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versity and ubiquity of Huffmanela sp. in marine crea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