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9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完全免费 | 84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148篇 |
2012年 | 127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138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纳斯地区7个样点采集硅藻,经过封片、光镜观察,共鉴定出硅藻有120个分类单位,包括77种42变种1变型,分别隶属于2纲6目10科31属,其中CaloneisholstiiCleve、NaviculasuboccultaHustedt、Cymbellaventricosavar.silesiaca(Bleisch)A.Cleve、Achnantheslanceolatavar.inflataMayer、Epithemiaadnatavar.proboscideaPatr.、Epithemia.intermediaFricke、Hantzschiaamphioxysvar.gracilisGrunow、SurirellaasymmetricaO¨strup、SurirellaengleriO.Müller为中国新记录。对喀纳斯地区硅藻的分布、生态特征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从中国河北、浙江、云南及西藏分离的72个木霉菌株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学研究。采纳Gams&Bissett(1998)及Kullnig—Gradinger et al.(2002)的分类观点,鉴定出木霉属的12个种, 其中包括8个已知种:深绿木霉T.atroviride,桔绿木霉T.citrinoviride,哈茨木霉T.harzianum, 康宁木霉T.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中国木霉T.sinensis,绿木霉T.virens和绿色木霉T.viride;4个我国新记录种是:木霉组(Trichoderma section)的棘孢木霉T.asperellum及粗梗组(Pachybasium section)的淡黄木霉T.cerinum,螺旋木霉T.spirale和茸状木霉T.velutinum。 相似文献
3.
湖南的新记录植物(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记录,其中新记录属2个,即假木豆属(Dendrolobium(Wight et Arn.) Benth.)和排钱树属(Phyllodium Desv.);新记录种20个,即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 (Linn. f.) Bhandari)、岩生碎米荠(Cardamine calcicola W. W. Smith.)、山芥碎米荠( Cardamine griffithii Hook. f. et Thons.)、白花碎米荠(Cardamine leucantha (Tausch) O. E. Schulz)、紫彩绣球(Hydrangea sargentiana Rehd.)、狭叶黄檀(Dalbergia stenophylla Prain)、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 (Retz.) Schindl.)、排钱树(Phyllodium pulchellum (L. ) Desv.)、华野豌豆(Vicia chinensis Franch.)、绿萼凤仙花(Impatiens chlorosepala Hand.-Mazz.)、岩谷杜鹃(Rhododendron rupivalleculatum Tam.)、革叶铁榄(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 (Hook. et Arn.) Aubr.)、宁波木犀(Osmanthus cooperi Hemsl.)、天人草(Comanthosphace japonica (Miq.) S. Moore)、华南野靛棵(Mananthes austrosinensis (H. S. Lo) C. Y. Wu et C. C. Hu)、东亚磨芋(Amorphophallus kiusianus (Makino) Makino)、齿唇兰(Anoectochilus lanceolatus Lindl.)、圆叶石豆兰(Bulbophyllum drymoglossum Maxim. ex Okubo)、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 E. H. Wilson)、绿花斑叶兰(Goodyyera viridiflora (Bl.) Bl.);新记录变种1个,即异果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 var. heterocarpa (Chun ex T. Chen)Z. Wei). 相似文献
4.
5.
6.
湖南的新记录植物(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记录属4个,新记录种24个,新记录变种1个。 相似文献
7.
吉林和湖北缓步动物二新纪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记述了吉林省和湖北省2个缓步动物新纪录。它们是Macrobiotus harmsworthi Murray,1907;Macrobiotus hufelandi Schultze,1833。2个种同属于缓步动物门(TaNigrada)、真缓步纲(Eutardigrada)、并爪H(Parachela)、大生熊虫科(Macrobiotidae)、大生熊虫属(Macrobiotus)。 相似文献
8.
9.
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Calycanthaceae)、一新记录属--蜡梅属(Chimonanthus)及一新记录种--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07年1月10~19日、5月16~24日、7月26日~8月8日,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柄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齐云山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5目18科.其中两栖纲2目7科24种,爬行纲3目11科48种.齐云山保护区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其区系组成以60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其余12种均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大眼斜鳞蛇福建亚种(Pseudoxenodon macrops fukienensis)和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江西省两栖爬行动物新纪录,福建钝头蛇(Pareas stanleyi)为江西省赣南地区爬行动物新纪录.齐云山保护区是海南棱蜥後(Tropidophorus hainanus)和福建华珊瑚蛇(福建丽纹蛇)(Sinomicrurus kettoggi)在江西省的第二个发现地,是海南闪鳞蛇(Xenopeltis hainanensis)在江西省的第三个采集地.通过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分析发现,齐云山地理位置独特,是华中区和华南区物种重要的扩散过渡地域.最后对齐云山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