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isturbance plays an integral part in generating heterogeneity required for ecosystem persistence, but the increased amplitude and duration of disturbances linked to drivers of global change could result in ecosystem shifts or collapse. Biomonitoring over ti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rajectories of ecosystem change. The responses of two instream animal taxa to two contrasting disturbance events, a major flood event and the long-term cumulative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s, were assessed in 1999–2012 by quantifying variation and change in abundance of functional groups based on flow rate sensitivity, water quality and metrics of ecological condition. All metrics recovered to pre-flood conditions within seven months after the flood event. Similarly, cumulative impacts of land use effect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some but not all metrics. Indices that did not change, including SASS total score and ASPT, were the result of insufficient consideration of the decrease in the abundance of sensitive taxa specifically, and the abundance of all taxa in general. The decrease in abundance of sensitive taxa could signal imminent collapse in certain metrics. Evidence is also provided for a shift in the structure of fish assemblages linked to the decrease and loss of taxa sensitive to ecosystem degradation caused by the longer-term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云南省菜食花植物资源种类、自然分布与食用地区、食用方法等土著知识,对云南省16个地州102个县(市)农贸市场、地方菜餐馆、民间食花者进行了访问调查,对菜食花植物进行了植物学实地鉴定。调查到云南省菜食花植物140种,隶属52科108属,其中木本植物82种,草本植物58种;人工栽培76种,人工驯化栽培14种,野生资源50种。首次报道苦绳(Dregea sinensis Hemsl.)、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Franch.)Rehder)、滇海水仙花(Primula pseudodenticulata Pax)、长毛黄葵(Abelmoschus crinitus Wall.)、尖叶美容杜鹃(Rhododendron caloplytum var.openshawianum(Rehd.et Wils.)Chamb.)、大纽子花(Vallaris indecora(Baill.)Tsiang et P.T.Li)、大花虫豆(Cajanus grandiflorus(Benth.ex Baker)Maesen Vaniot der Maesen)、须弥葛(Pueraria wallichii DC.)、白花灯笼(Clerodendrum fortunatum L.)等9种植物的花可以做菜食用。菜食花植物自然分布区与食用地区并非完全重叠,食用地区一般分布有该植物,而分布有该植物的地区不一定食用;食用种类具有从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特点,与食花植物丰富度和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关系;食花习俗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主要体现食花的种类和烹饪口味上。不同菜食花食用的部位不同,烹饪方式也呈多样化。本文针对食用花传统文化的消失与野生菜食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湖南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3种,隶属于3科3属,分别为浙江冬青Ilex zhejiangensis C. J. Tseng ex S. K. Chen & Y. X. Feng、长匍通泉草Mazus procumbens Hemsl.和纤叶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 Rolfe。凭证标本均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标本室(CSFI)。  相似文献   
4.
热带地区已有大量原始林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为了明确热带原始林转变为其他土地类型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在海南中部山区选择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龄大于100年的原始林(VF)、10年生次生林(SF)、12年生槟榔林(AF)和35年生橡胶林(RF),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持水性能和水源涵养功能指数(SWI)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原始林相比,表层土壤(0~10 cm)中,其他土地类型土壤持水性能指标均降低,12年槟榔林各土层指标均最低.土壤含水量和最大持水量与植被郁闭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容重显著相关,表明郁闭度、土壤有机质和紧实度的改变是土壤持水性能变化的重要原因.与原始林相比,次生林、槟榔林和橡胶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分别减少27.7%、54.3%和11.5%,不同土层的差异各异,橡胶林仅表层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显著降低.植被郁闭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容重可解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变量的83.3%.土地利用转变显著改变了土壤持水性能和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相比12年槟榔林,35年橡胶林能更好地保持土壤水分,土地管理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减少土壤紧实度可改善土壤持水性能及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5.
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海南坡鹿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宋延龄  李善元 《动物学报》1992,38(2):165-171
笔者自1986年起对仅存于海南大田国家级保护区围栏内外两个坡鹿种群进行了连续4年追踪研究,就数量、年净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年龄组成、性比、成幼比、母仔比、及补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分析。围栏内外坡鹿年均增长率22.5%和10.6%,年净增长率逐年呈下降趋势。补充率下降是围栏内坡鹿年净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是由于密度过高、食物不足造成的;围栏外坡鹿年净增长率下降是死亡率增加的结果,偷猎是主要因素。对性比、成幼比、母仔比变化的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胜楠  王远  罗进  蒋培培  陈华阳 《生态学报》2020,40(21):7952-7965
灰水足迹是稀释水污染物至达标需要的淡水体积,是评价水污染程度与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对灰水足迹进行核算与分析,可以促进福建省提高水环境质量,构建可持续的水生态环境。借鉴Hoekstra等提出的灰水足迹核算方法,对福建省及各地市2001-2017年的灰水足迹进行核算,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并使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模型对灰水足迹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a)总氮是决定灰水足迹总量的主要污染物,非点源污染是灰水足迹的最主要来源但占比由68.25%降至63.35%;b)福建省灰水足迹总量降低了9.58%,且各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灰水足迹总量及剩余灰水足迹东南多西北少,人均灰水足迹及灰水足迹强度东少西多;c)福建省灰水足迹变动的驱动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大正向驱动因素,产生2932.96亿m3的贡献量,技术因素是最大负向驱动因素,产生-2630.31亿m3的贡献量。最后,针对福建省水污染问题提出建议:a)开展非点源污染防治专项;b)加快速度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c)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灰水足迹效率;d)切实落实生态补偿制度,调动各市水环境保护积极性;e)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加大技术投入。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地区与台湾种子植物间断分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南地区和台湾植物的间断分布是东亚生物地理学上一个十分有趣的研究课题。该文对种子植物进行了统计,发现有50属具有该分布式样的种对或种(包括变种和亚种);30属呈台-琼(至粤南)-西南间断分布,而其中大多数类群的分布区在粤南-桂南-滇南,即中国热带线以南。统计结果显示,有41属被子植物在台湾和西南之间呈连续分布;有35属从台湾分布至海南(和/或华南)或至福建(和华南)。中国台湾和大陆之间类群的连续分布,以及两者植物区系的巨大相似性表明,台湾作为大陆性岛屿,与中国大陆曾经属于一个统一的植物区系。新近纪以来台湾中央山脉和中国西南至东喜马拉雅地区均经历了海拔升高的过程,形成相似的低至中、高山生境;在第四纪冰期,一些类群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形成连续的分布区。后来全球气温升高,这些植物类群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山区迁移,由于华东至华中和华南缺少高山生境,使得原来连续分布的某些类群或其祖先类群在中国西南和台湾两地之间灭绝,从而形成间断分布。同时,台湾与大陆失去陆地连接后造成分类群在台湾和西南地区的隔离分化,以及中国南端热带生境的不连续性导致热带植物属种分布区的破碎也是形成台湾和西南间断分布的重要因素。最后将西南和台湾间断分布类群归纳为3种类型:孑遗型、分化型和热带型。  相似文献   
8.
在收集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的基础上,本研究应用ISSR和SRAP标记技术对28份海南农家品种间的遗传特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为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鉴定、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所供试的品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特异性,具有特殊的遗传基础或背景,所筛选的6个ISSR引物和11对SRAP引物共产生了10个特异标记和11条唯一缺失带;应用ISSR引物组合UBC807/UBC814/UBC844/UBC868和UBC808/UBC814/UBC844/UBC868,以及SRAP引物组合Me1/Em2 Me1/Em10 Me2/Em3和Me1/Em1 Me1/Em10 Me8/Em3分别绘制了四张28份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所构建的DNA指纹图谱直观、简单。ISSR标记和SRAP标记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特异性鉴定。  相似文献   
9.
云南及周边地区野菜和野果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根据“云南及周边地区生物资源调查”项目的系统调查结果汇总的。云南及周边地区野菜和野果资源,指的是该地区栽培蔬菜、果树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之外的可食的野菜和野果。云南及周边地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少数民族都有采食野菜和野果的习俗,并且在长期采食野菜和野果中,积累了丰富的食用方法。本文介绍云南及周边地区的野菜和野果,旨在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并为国家制定野生植物保护有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0.
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及周边地区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现已通过国家验收。云南及周边地区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作物的种类和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都十分丰富,并且孕育了丰富的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本文仅介绍云南及周边地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旨在为这些野生近缘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制定国家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