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866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尿液分析仪、荧光染色镜检及培养在男性外生殖器标本真菌检测的作用,分析尿液分析仪在检测此类标本中的价值。方法尿液分析仪检测161例皮肤科门诊男性患者外生殖器部位的拭子盐水液,以尿液分析仪散点图提示有无真菌存在的可能,再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荧光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在镜检阳性病例中,分析仪检测拭子盐水液,散点图提示阳性率为100%,培养阳性率为78.8%;在镜检阴性病例中,提示阳性率为0.05%,培养阳性率为0.07%。尿液分析仪散点图真菌提示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0.02%。结论综合尿液分析仪检测的散点图提示,可选择性对标本进行荧光染色镜检和或培养,不但能减少标本需要镜检和培养的频次,又可以提高真菌的检测效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the toxic effects of formaldehyde (FA) on mouse bone marrow mesenchymai stem cells (BM- MSCs). Cytotoxicity was measured by using MTT assay. DNA strand breakage was detected by standard alkaline comet assay and comet assay modified with proteinase K (PK). DNA-protein crosslinks (DPCs) were detected by KCI-SDS precipitation assay. We found that FA at a con- centration from 75 to 200 μM inhibited cell survival and induced DPCs over 125 μM. The PK-modified comet assay showed that FA-induced DNA strand breakage was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rom 75 to 200 μM. On the other hand, standard alkaline comet assay showed that DNA strand breakage was decreased with FA concen- tration over 125 μM. We confirmed by using Pearson cor- relation that there was a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DPCs and survival rate (r = -0.987, P 〈 0.01) and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DPCs and (i)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and (ii) micronucleus (r = 0.995, P〈 0.01; r = 0.968, P〈 0.01). DNA damage RTz profil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rra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damage response genes. Xpa and Xpc of the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pathway and Brca2, Rad51, and Xrcc2 of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pathway were all up-regulated in both 75 and 125 μM FA. However, the same genes were down-regulated with 175 μM FA. The expressions of Chekl and Husl, which are involved in cell cycle regulation, were altered in the same manner with 75, 125, and 175 μM FA.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Xpa, Xpc, Brca2, Rad51, Xrcc2, Chekl, and Husl were essential for the BM-MSCs to counteract the effects of FA.  相似文献   
3.
肥胖及其相关的疾病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哺乳动物中调节脂肪代谢的因子和脂肪代谢途径在线虫中也是保守存在的,因此线虫是脂肪研究的良好动物模型.在研究线虫脂肪代谢中,存在多种脂肪染色方法,而不同方法所表征的脂肪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各种染色方法检测基因突变或者饥饿引起的脂肪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油红、苏丹黑、尼罗红染料的固定染色法均能够正确地表征线虫的贮存脂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干细胞因子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并分析核干细胞因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机收集3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检测核干细胞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分析表明,核干细胞因子蛋白在食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92.0%(46/50).癌旁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表达阳性率为16.0%(8/50),差异有显著性(P<0.05);核干细胞因子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结论:核干细胞因子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反映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6.
显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染色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体内一些内分泌细胞,它们具有共同的细胞化学特点,即在细胞内含胺或摄取胺前体,并在细胞内进行脱羧反应,具有产生胺类和肽类激素功能,这类细胞属于弥漫性神经内分泌系统范畴。内分泌系统不仅包括传统的内分泌细胞聚集形成的内分泌腺,还包括广泛散在分布于许多器官组织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微量蛋白电泳及超敏感染技术。该技术对Bio-Rad公司的制胶模具进行了改进,使普通样品槽变成了样品孔(Fig.1);借助体视显微镜进行取样和上样;改进普通的胺银染色方法为铬银染色方法,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灵敏度。利用微等电聚集对单个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花粉(φ≥10μm)中的可溶性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显示的蛋白带达13条(Fig.2);结合冰冻操作和显微操作方法,可以将单个未受精的蝗虫卵和蟾蜍卵从前部(卵孔处)到后部切割成许多等份,经超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长翅黑背蝗(Euprepocnemis shirakii)的卵细胞中(2.7mm长,切成10等份),有6种蛋白沿轴向显示出了梯度变化和区域分布情况(Fig.4),在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的卵细胞中(4.0mm长,切成30等份)也显示出蛋白质的区域化分布信息(Fig.5),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卵(3.0mm长,切成24等份)进行的电泳分析表明,至少有一种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在卵细胞的两极之间表现出梯度分布情况(Fig.3),本文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幼群  杜中 《植物学通报》1999,16(5):618-620
采用将徒手切片煮沸透明的方法改进了两种观察导管和筛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丁毅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6,23(4):268-275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HE染色、Masson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4种不同组织学染色方法在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类产品促进胶原再生动物试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动物试验研究获得的包埋有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组织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周边组织反应情况及I型、III型胶原的再生情况,比较不同种类染色方法在评价动物试验研究胶原再生中的适用性。结果:HE染色可用于浸润炎性细胞类型的鉴定、纤维化及囊腔形成、新生血管形成、脂肪浸润等评价;Masson染色可用于胶原纤维沉积及分布的研究,但无法对胶原进行分型;天狼猩红染色可用于研究胶原新生情况,同时能够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区分I型和III型胶原纤维;免疫荧光染色可特异性的分别标记显现出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可用于对胶原纤维的分型。结论:结合多种不同染色方法可实现对组织内炎性细胞类型及数量、胶原沉积、新生血管形成、脂肪浸润、纤维化等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研究,可用于医美类面部填充剂安全性和有效性动物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