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翠莹  孟开开  郭剑强  陈昉  廖文波  凡强 《广西植物》2020,40(10):1429-1437
该文报道了在广东丹霞山发现的报春苣苔属一新种——黄进报春苣苔(Primulina huangjiniana),并对其进行了描述。该新种与同属物种短序报春苣苔(P. depressa)最为相似,但两者在形态特征上能够很好地区别:黄进报春苣苔具有更短的、长2.5~6 mm的苞片(vs. 短序报春苣苔具有长15~30 mm的苞片,顺序下同); 花萼裂片等长(vs. 不等长),花丝基部附近膝状突起,中部以上具腺毛(vs. 于中部膝状突起且无毛); 柱头倒三角形,深2裂成2线形裂片(vs. 片状,稍2浅裂,裂片为三角形),侧膜胎座(vs. 中轴胎座)。加上该新种在内,丹霞山目前共记录有6种报春苣苔属植物,其中丹霞小花苣苔(P. danxiaensis)和该新种均为丹霞地貌特有植物。黄进报春苣苔目前在丹霞山的两个地方有发现,成年植株不超过200株,根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属于极危种。  相似文献   
2.
在最新分类系统框架下对长蒴苣苔亚科(Didymocarpoideae)的染色体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长蒴苣苔亚科的细胞学研究仍存在不足,尤其在种级水平上的研究不足25%,且存在一些属的染色体数据空白的现象。在新的分类系统下,一些修订后的属染色体数目表现出一致性或更加具有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仍十分复杂,如汉克苣苔属(Henckelia)和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基于已有的染色体数据,对长蒴苣苔亚科内一些重要属的染色体进化模式及其对物种分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推测染色体数目的多倍化及非整倍化进化可能对各类群的物种分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今后利用基于DNA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才能深入地解析染色体的进化模式及其对物种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苏兰英  彭涛  赵志国  盘波  温放 《广西植物》2019,39(8):997-1006
该文报道了产自我国重庆市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重庆石山苣苔(Petrocodon chongqingensis F.Wen,B. PanL.Y. Su)。此新种(重庆石山苣苔)在形态上与其近缘种(湖南石山苣苔)(P. hunanensis X.L. YuMing Li)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此新种无明显延长的根状茎、叶柄密被白色长柔毛,叶片两面均密被长柔毛和短柔毛、苞片互生,线形至披针形,1.3~1.5 mm×ca 0.4 mm、花冠紫红色至紫色,长3~5 cm、子房长约2 cm,无柄。根据IUCN物种红色保护名录濒危等级的评定标准,此新种的保护等级被暂定为易危Vulnerable(VU)。对此新种的种子和花粉及其近缘种(湖南石山苣苔)的种子微观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二者种子均为瘦长形,此新种的种子表面具圆形、长圆形及不规则小穴状纹饰和不规则突起,穴内有次级微突起,而其近缘种种子表面纹饰呈网状结构,网格为方形、长方形或少数规则形,网格内具次级不规则形突起;此新种的花粉为长球形,极面观为近圆形,赤道观为椭圆形,细网状纹饰,网脊上具有小颗粒状突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