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0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完全免费 | 186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167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196篇 |
2013年 | 325篇 |
2012年 | 293篇 |
2011年 | 347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350篇 |
2008年 | 325篇 |
2007年 | 354篇 |
2006年 | 335篇 |
2005年 | 310篇 |
2004年 | 280篇 |
2003年 | 248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106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总被引:369,自引:8,他引:361
中国种子植物初步统计有337科,3200属,26276~27268种,其中裸子植物有10科,36属,191~195种,单子叶植物有57科,679属,4493~4661种。本文对我国种子植物分别就科、属、种分布区类型,大小顺序排列,特有性等方面进行区系统计分析,并在种级水平上对各区系地区或具体区系进行对比,为中国种子植物区系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素材 相似文献
2.
3.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加拿大学者 Mathis Wackernagel发展完善的生态足迹模型就是一种测量可持续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支持特定区域人类社会所有消费活动所需要的土地 (生态足迹 )与该区域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 (生态承载力 )相比较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简单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计算方法 ;对中国历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从 196 2~ 2 0 0 1年 ,中国人均生态承载力逐步下降 ,人均生态足迹则逐步上升 ,目前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出现 ,并持续扩大 ,中国目前的发展处于一种强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所引起的流域下垫面变化严重影响着洪涝灾害的致灾过程,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下垫面条件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应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研制的小流域设计洪水模型-SCS模型对深圳市部分流域进行了径流过程的模拟,重点分析 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等下垫面因素以及降雨因素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径流量趋于增大;降雨强度越大、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而发生变化,CN值(Curve Number)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用地和水体;低值区主要出现在林地、灌草地、果园等植被覆盖较好,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异域杂草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93,自引:1,他引:92
经过调查研究和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中国的异域杂草有108种,隶属23科,来源于世界各地,而其中美洲起源的占60%。这些异域杂草58%是作为有用植物引进的,其余则随交通工具、进口农产品等途径无意传入。对传入时间的分析表明,自古代以来就有异域杂草的传入,而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呈上升趋势。异域杂草在中国的分布是其固有的环境生态适应性、杂草自身的传播能力和人类的传播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东黄海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聚集强度与鲐鲹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90,自引:5,他引:85
一、前言日本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和蓝圆鲹(Decaterus maruadsi)是东黄海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秋季鲐鲹鱼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北纬32°00′—33°30′,东经124°00′—128°30′)以及东海中南部(北纬26°30′—29°00′,东经123°00′—126°00′)形成两个索饵渔场,前者简称为北部渔场,后者简称为南部渔场。为了开发和利用东黄海鲐鲹鱼索饵渔场资源,需要对两渔场鲐鲹鱼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以往国内外的一些报道,鲐鲹鱼是一类以浮游动物为主食的鱼类,其分布特点往往同浮游动物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因此,本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林区主要森林土壤的有机C储量、热带山地雨林和半落叶季雨林凋落物的C储量和林地CO2的排放量、以及“刀耕火种”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对土壤C的影响,对于进一步认识热带林的生态功能,弄清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正确评价中国森林在全球生物圈C平衡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陆相新第三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71,自引:25,他引:46
本文着重介绍了欧洲地中海区新第三纪研究的进展、分期和对比,并提出我国新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分期及与世界对比的初步设想。文中着重阐明将蓬蒂期(Pontian(s. s. )相当于我国保德三趾马红土)置于中新世的根据,并建议把新第三纪/第四纪的界限放在1.8百万年(相当奥杜威事件)。对中新世,作者建议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期:早中新世,谢家期;中中新世早期,山旺期;中中新世晚期,通古尔期;晚中新世,坝河期和最晚中新世,保德期。对上新世的划分目前尚有困难,建议暂时保留静乐期,代表上新世早期,大体相当欧洲的路西南期(Ruscinian, MN14—MN15)。借用游河期代表上新世晚期,约相当于欧洲的维兰尼期(Villanyian,MN16—MN1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