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91篇 |
免费 | 1651篇 |
国内免费 | 766篇 |
专业分类
55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2篇 |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176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49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183篇 |
2012年 | 274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301篇 |
2009年 | 248篇 |
2008年 | 277篇 |
2007年 | 216篇 |
2006年 | 217篇 |
2005年 | 225篇 |
2004年 | 205篇 |
2003年 | 188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213篇 |
2000年 | 202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1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 来源 鲁麦16号是山东省济宁市农科所以高八为母本,偃大72—629为父本,有性杂交,F_1代种子用激光处理,经选育而成。1990年经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是采用激光手段育成的全国少数几个优质小麦品种之一,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主要品质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丰产性、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在山东省目前的几个优质品种(系)中为最好的一个,1991年获济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农业部将其列入扩繁新品种名单,同年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 相似文献
3.
血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可以从外周血分离获得。本研究对自人外周血分离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树突状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lysozyme阴性反应。细胞形态不规则,有长短、粗细不等的突起,核不规则且多扭曲。体外培养时,血树突状细胞可互相接触,或数个聚集成群或与淋巴细胞形成花环。实验中发现S—100蛋白阳性的血树突状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文中除对血树突状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外,还提出了这两类细胞很可能是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雏鸡死亡,蛋鸡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IBV是尼多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第三群的典型代表种[1]。其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全长约27.6kb[2]。IBV S蛋白形成病毒表面的纤突结构,翻译后的前体蛋白在跨膜时被…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含东北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细胞模型,收集中国东北地区HPV16单一感染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提取DNA,将HPV16全基因组分成4个区段,通过4对特异性引物对HPV16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测序后进行序列拼接及核酸序列分析,克隆HPV16全基因组序列;通过细胞转染,构建含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细胞内HPV16早期基因的表达.成功克隆出中国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MW320358);构建了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及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证明了 HPV16早期基因E1-E4、E5、E6和E7在重组细胞模型内均有表达,从而获得中国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序列及含有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
核糖体基因库项目(ribosomal database projeet,RDP)已成为具有对微生物生态学很重要的进展,至2004年8月已有100000个16S基因序列登录该基因库,但至今对16S核糖体序列引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RDP应更受到重视的原因是,这一项目将分类学进行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生态学者也得益匪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已可将外界环境中的rRNA小亚单位扩增,而并不需要将该种微生物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7.
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分离植物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座子标签法是克隆与分离植物基因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方法。概述了转座子标签技术克隆与分离植物基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介绍了可用于转座子标签技术的转座子 ,对于转座子标签系统以及在克隆与分离异源植物基因方面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综述 ,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因重租技术,将野生型p16 cDNA通过中间载体pVL1392最后载入表达载体pGEX-5T,IPTG诱导重组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蛋白质印迹证实42×10~3的融合蛋白GST-P16的表达。表达了GST-P16的重组菌经加热破菌后行SDS-PAGE,将GST-P16蛋白条带切下后经反复冻融于皮内多点注射免疫家兔。所收获的兔血清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到抗P16抗体滴度为1:625。结果表明通过pGEX-5T融合蛋白表达系统能方便地提供制备抗P16抗血清的免疫原,该免疫原未经纯化并未影响抗P16抗血清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cDNA-PCR技术,从人胎盘cDNA文库DNA中克隆了人碱性成纤维在子(hbFGF)基因,用PCR突变法对其5&端序列进行修饰,奖天然和修饰后的hbFGF基因分别克隆至表达载体pBV221,免疫抑迹和SDS-PAGE结果证明,经修饰后的基因在大肠杆菌DS5α中获得了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9%。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