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品种纯度和亲缘关系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褐黑素二者的分布和比例决定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有很多,着重对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酪氨酸酶基因(TYR)、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MC1R)、鼠灰信号蛋白基因(Agouti)、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TYRP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遗传变异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介绍并分析了前人在纤毛虫研究中使用过的黑色素染色法,得出作者自己的改进法及其复染法。报告了黑色素改进法的步骤及操作细节,并示出此法显示纤毛虫和鞭毛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螟是取食向日葵花盘及籽粒最为猖獗的一种害虫,可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本文综述了向日葵对两种向日葵螟(欧洲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和美洲葵螟Homoeosoma electellum Hulst)抗虫性的研究进展,从向日葵的花药腺毛、瘦果性状、次生化合物(黑色素、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花粉萃取物)等方面概括了向日葵和向日葵螟的互作关系,阐述了向日葵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对向日葵螟抗虫性的作用,初步说明了向日葵对向日葵螟抗虫性的物理生化机制,并对未来在抗虫育种工作的启示及可能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乌饭树树叶黑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1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乌饭树树叶黑色素进行纯化分析,AB-8、NKA-9和S-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较高。由吸附与时间的关系曲线选择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动态分析,得出最佳的纯化条件为:pH为5.05左右,溶液浓度为0.68~1.33 mg/mL,吸附流速为3 mL/min。使用7倍体积的95%乙醇解吸率可以超过95%。树脂使用三次后必须进行再生处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学方法比较研究细尾高原鳅和东方高原鳅组织器官的黑色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两种高原鳅头部皮肤、背部皮肤、体侧皮肤、腹膜肾脏层、脊髓腔壁层、腹膜壁层、围心腔壁层、脑颅腔壁层和眼睛均分布有黑色素;腹部皮肤、肝脏浆膜、脾脏被膜和性腺被膜未发现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分布在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其他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分布在内膜层或壁层。黑色素主要分布在背侧,体侧则分布稀疏,呈现对称分布。背部和体侧皮肤有斑块处较无斑块处黑色素数量多,分布密集;无斑块处仅是部分聚集,或形成间断分布的黑色素块。同一种高原鳅不同组织器官黑色素分布不同,分布面积百分比和黑色素层厚度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种高原鳅同一组织器官黑色素分布特征相似。两种高原鳅组织器官中黑色素的分布与其接受的紫外辐射强度有关,是对高原强紫外辐射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章誉兴  吴宏  于黎 《遗传》2021,(2):118-133
哺乳动物类群呈现出的丰富毛色是引人注目的一种生物现象,是研究和理解哺乳动物适应性进化的理想模型之一。哺乳动物的毛色多态在躲避天敌、捕食、求偶及抵御紫外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哺乳动物毛发的色素化过程由体内黑色素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所决定。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复杂,包括黑素细胞的分化、成熟,黑素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发生及黑色素在黑素细胞中的合成代谢和转运等过程;而在细胞色素化的每个阶段/时相都伴随着一些重要功能基因的参与,并通过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黑色素生物代谢的复杂调控网络,进而形成不同的毛色有助于哺乳动物适应不同生存环境。对哺乳动物不同毛色形成机制的探究一直以来都是遗传学及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和聚焦热点。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毛色色素化过程的主要分子机制以及毛色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以期为哺乳动物毛色多态及其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酪氨酸代谢在昆虫黑色素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为探讨酪氨酸代谢调控异色瓢虫黑色素代谢平衡及其发育的影响,先检测异色瓢虫不同发育阶段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基因表达情况,采用RNAi技术对4龄幼虫注射dsTH RNA抑制酪氨酸羟化酶mRNA表达,探索其在蛹期和成虫羽化阶段黑色素形成中的潜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TH基因在4龄幼虫体内的表达量最高,而在预蛹阶段和羽化后第2天开始表达量显著性下降。其次,dsTH RNA注射后能够显著降低TH本基因的表达,且异色瓢虫4龄幼虫发育缩短,与注射dsGFP RNA组相比较,提前化蛹。最后,dsTH RNA注射后异色瓢虫蛹的重量略有增加,且发育出现异常,即蛹的颜色变化不加深,与对照组相比较,无黑色斑点出现。这些结果表明成虫是在蛹期开始形成黑色素的,及酪氨酸羟化酶能够通过调控酪氨酸代谢途径而影响异色瓢虫化蛹阶段的发育和表皮颜色的变化。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酪氨酸代谢调控异色瓢虫表型的内容,为将来保护异色瓢虫,并将其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杆菌酪氨酸酶基因转化子黑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是使用广泛的杀虫细菌。将构建的含有嗜麦芽假单胞菌酪氨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苏云金杆菌体内,使后者获得了稳定产生黑色素的能力。所产黑色素是无定形物质,在大多数有机和无机溶剂中溶解度低或不溶解,在碱性溶液中有较好的溶解性,在中性及弱酸性溶液中溶解度低,pH<4时沉淀;可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氧化,也能被银离子或硫化氢还原;含有天然物质中少见的自由基,并能清除由紫外线诱导产生的自由基;能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线,在紫外波长下吸收值最大,能有效地保护紫外辐射对蛋白质及DNA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损害,具有很强的抗辐射作用。使转化子抗辐射能力显著增强,杀虫活性稳定保持;能抵抗病毒的侵袭,生长旺盛;对畜禽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短梗霉细胞内的黑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pH为2~3、温度为70℃、NaOH浓度为1.5mol/L、发酵液与浸提液之比1:1(V)的条件下黑色素的提取量可达2.2g/L。对提取的黑色素进行了纯化,研究了其紫外和红外光谱学性质,紫外光谱图显示随波长的减少其吸收值增大,在215nm处有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图在3和6μm处有吸收峰,证实短梗霉黑色提取物是一种以芳香环为结构主体的异聚体黑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