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4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牛心朴子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紫草科软紫草属(Arnebia Forsk.)植物约有22种,我国约产6种,其中软紫草(A. euchroma Johnst.),又名新疆紫草,是中药软紫草的主要原植物,黄花软紫草(A. guttata. Bunge),又名内蒙紫草,在内蒙古地区亦作紫草入药。在分类学上,软紫草属与紫草属(Lithospermum L.)“属间的界限不十分清楚,各家的认识不一致,种的划分也存在一些问题”,朱格麟对两个属的花、果特征进行了比较,认为两个属可以独立存在。据报道,紫草属植物的染  相似文献   
3.
据报导,龙蒿油(Estragon oil)在国外作为一种天然香料,深受欢迎,已被广泛应用于肉类调味品、酒类、糖果、烧烤食品、饮料等多种食品中。而我国龙蒿资源丰富,却至今尚未被开发利用,大量资源被白白浪费。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填补国内空白,丰富调香原料,增加经济效益,我所在苏北沿海一带香料资源调查中发现有大量的龙蒿野生,且分布  相似文献   
4.
细叶马先蒿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年生产周期明显缩短。根系营养生长至花期为粗壮主根与纤细侧根并存,果期侧根几乎全部枯萎脱落,所存留根系皆呈乳白色。由胚根形成的初生主根根毛密集,初生木质部二原型。侧生分生组织只有形成层而无木栓形成层。根表皮细胞经解离后略呈不规则方形片状,横切面为平周长梭形,进行垂周分裂增加梭形根表皮细胞长度,以适应根的增粗生长。根表皮脱落时,外皮层以同样生长方式代替脱落的表皮。在年  相似文献   
5.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两种不同沙丘上的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点格局方法研究了 0~20 m尺度上盐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半固定沙丘上盐蒿种群的数量远大于流动沙丘,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种群结构呈偏正态分布,属于稳定型种群;流动沙丘上不同生长发...  相似文献   
6.
莳萝蒿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菊科盐生植物,阐明莳萝蒿特殊的耐盐机制和生理特征有助于丰富植物抗盐性研究的内容。用0、100、200、300、400 mmol/L Na Cl处理莳萝蒿7 d后,比较莳萝蒿盐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在生长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并详细分析了Na+在莳萝蒿体内的积累水平和区域化方式。结果显示:莳萝蒿虽然能够耐受400 mmol/L Na Cl,但盐处理显著抑制了莳萝蒿的生长,整株鲜重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在水分生理方面,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莳萝蒿叶片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其叶片肉质化程度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分析盐处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发现,盐处理后莳萝蒿叶片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而其PSⅡ光化学活性并未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甚至逐渐增大,说明盐处理后莳萝蒿叶片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气孔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光合结构被破坏。莳萝蒿体内的Na+含量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400 mmol/L Na Cl条件下叶、茎、根中的Na+含量分别高达321.4、242.1和182.3μmol/g鲜重;莳萝蒿体内的Na+70%以上积累在叶片内,而叶片内98%左右的Na+积累在叶片原生质体中,叶片原生质体中的Na+平均浓度是质外体1.2—1.8倍,推测其叶片细胞内存在着有效的Na+区域化机制。盐处理后莳萝蒿叶片液泡膜V-H+-ATPase的质子泵活性比对照增加了30%—50%,液泡膜Na+/H+逆向转运活性则增加至对照的4—7倍,进一步证实莳萝蒿叶片具有较强的液泡Na+区域化能力。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Na+在叶片中的分布比例相对减少,V-H+-ATPase的质子泵活性和Na+/H+逆向转运活性增幅也减缓。这种Na+区域化能力使莳萝蒿获得了较强的耐盐性,有效保护了其光系统,降低了细胞汁液渗透势。但是盐处理后这种耐盐方式并不能阻止莳萝蒿叶片肉质化程度和光合活性下降,莳萝蒿生长仍然受盐抑制,说明Na+区域化是莳萝蒿适应盐渍环境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含笑属新植物(英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Species M. foveolatae Merr. ex Dandy simillima, sed differt ramulis petiolisque sparse pilosis, foliis subtus subglabris vel pubescentibus, floribus albis. Arbor 8—16 m alta, gemmis cylindricis, circ. 1.3 cm longis, brunneo-tomen-tosis, ramulis fusco-brunneis vel flavo-brunneis, sparse pilosis ct lenticellatis. Folia coriacea, oblonga vel late oblonga, 16—20 cm longa, 8.5—10.5 cm lata, apice cuspidata basi rotundata vel obtusa, supra glabra, subtus subglabra vel pubescentia;  相似文献   
8.
以来源于重庆、广西、湖南、广东、江苏、陕西等省区的72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与类型及采收方法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为良种的选育和药材的采收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1)早熟型与中、晚熟型青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其顺序为:中熟型>晚熟型>早熟型;(2)在同一管理条件下不同茎秆颜色的青蒿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其顺序为:白杆型>黄绿秆型>紫秆型>绿秆型;(3)不同产地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一致,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为孕蕾期,是最佳采收期;(4)不同部位之间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叶片的青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李冀云 《植物研究》2003,23(4):388-389
发表了东北产光砂蒿的两个新变种,即疏花光砂蒿(Artemisia oxycephala Kitag. var. sporadantha W. Wang)和金砂蒿(A. oxycephala Kitag. var. aureinitens W. Wang)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藏药红花绿绒蒿的资源现状,促进红花绿绒蒿的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及野外资源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红花绿绒蒿野生资源进行调查.结果:红花绿绒蒿生长环境特殊,分布范围狭窄,集中分布于海拔3500~4000 m的山坡草地及高山灌丛,种群规模较小,多呈点状分布.利用3S技术估算野生资源蕴藏量仅有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