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义坤  白庆余 《动物学杂志》1991,26(5):38-41,18
冬季每日5mg剂量丙酸睾丸素连续肌注25天,可使成年雌雄麝鼠香腺增大、增重,腺泡细胞增多和成熟;雄激素通过控制腺泡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发育直接调节香腺的体积、重量以及分泌活动。冬季递增补加光照60天,每日3小时20分至5小时39分,强度平均为187勒克斯,可使育成雄鼠(4—6月龄)的睾丸、香腺增大、增重;光周期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系间接影响香腺。  相似文献   
2.
麝鼠(Ondatra zibethicus)去势,探讨睾丸切除对麝鼠香腺形态和麝鼠香成分的影响。6只成年雄性麝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麝鼠香腺内香液排尽后,施行去势手术。去势30 d后,麻醉处死动物,采集和分离麝鼠的血清备用,然后采集麝鼠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和麝鼠香中的睾酮(T)含量。取香腺,测量其长度,H.E染色观察香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测量腺细胞直径。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麝鼠香化学成分。去势组的血清中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5.270,P 0.01),去势组麝鼠香中睾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3.229,P 0.05)。形态学上,去势组和对照组的麝鼠香腺长度无显著差异(t=1.243,P 0.05)。组织学上,去势组腺细胞直径显著缩小(t=9.434,P 0.01)。麝鼠香中,去势组和对照组含量最高的3类成分相同,均为大环类、类固醇和脂肪酸。其中,去势组的大环类物质含量显著升高(t=﹣3.084,P 0.05),而类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t=3.407,P 0.05)。完成建立麝鼠去势模型,切除睾丸后导致麝鼠香腺腺细胞形态和麝鼠香成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只成年野生麝鼠皮肤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其背、体侧皮厚于腹皮。体部针毛和绒毛呈簇分布,毛囊为复合笥,皮脂腺多沿毛囊群上部的周围分布,在观察的标本内未见汗朱分布。真皮下方紧贴一层皮肌。尾皮覆有鳞片,真皮较薄。  相似文献   
4.
麝鼠泌香期香囊腺形态及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玉山  周爱莲 《兽类学报》1996,16(2):151-154
麝鼠香囊腺由腺细胞、支持细胞和排香管组成。其分泌腺属复管泡状腺。发育初期的腺泡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粗面内质同、光滑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中心粒和线粒体、香腺细胞间连接发达,桥粒、半桥粒广为分布。胞质内含有电子致密度高和电子致密度低的两种分泌颗粒。其分泌方式为顶浆分泌。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旨在从麝鼠(Ondatra zibethicus)肠道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为开发纤维素分解菌微生物制剂提供菌种资源。本研究利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从麝鼠盲肠内分离出--株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WJ-3,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分子鉴定。对菌株WJ-3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进行酶学特性实验,分析此纤维素酶的最佳反应pH和最佳反应温度,以及此纤维素酶对不同温度和不同酸碱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菌株WJ-3属于空气芽孢杆菌(Bacillus aerius),并将其命名为Bacillus aerius WJ-3。菌株WJ-3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在pH 4.0~6.0的范围内反应时,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加,其最佳反应pH为6.0,且此纤维素酶在pH4.0~8.0范围内保存30min后均能保持80%以上的相对酶活性:菌株WJ-3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在温度30~50 ℃范围内反应时,随温度上升酶活性逐渐增加,在50 ℃时酶活性最高,之后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下降,且纤维素酶在此温度范围内保存30 min后均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综上所述,菌株Bacillus aerius WJ-3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的酶活性较高,并且此纤维素酶的耐酸碱性及热稳定性良好,是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张宇  白素英  马跃 《遗传》2018,40(6):488-495
麝鼠(Ondatra zibethicus L.)是季节性繁殖动物。成年雄性麝鼠在尿生殖孔上方肌肉与背皮之间有一对香腺,在繁殖期能分泌麝鼠香。与其他鼠类相比,麝鼠在繁殖期时前列腺—精囊腺组织极其发达。研究发现,经腹腔注射麝鼠香后,能够明显促进雄性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腺发育,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麝鼠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前列腺样品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62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信号转导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其中OBP2、Bcl-2家族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的差异表达提示麝鼠前列腺发育受多种机制调控,由香腺分泌的麝鼠香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的发育调节。  相似文献   
8.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麝鼠(Onda zibethica)香腺囊的组织结构,证明香腺由腺细胞、支持细胞和排香管组成。顶浆分泌方式泌香。简述了各级排香管的细胞结构及功能,为建立麝鼠人工活体取香和体外泌香奠定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麝鼠香腺发育与活体取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麝鼠香腺的形态发育,将其划分为非泌香期、香腺发育期、泌香盛期和泌香持续期4个时期.通过对192只成年雄性麝鼠分另进行5次活体取香,每只取香量累计达2.65±0.32g。非泌香期肌注丙酸睾丸素5mg/kg。可诱导雄麝鼠香腺的发育和泌香。通过饲养繁殖观察,证明雄体取香对配偶雌体繁殖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