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36篇
  1035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封面说明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英文名为Silver Pheasant,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 idae)。全长约500-100 cm,头顶黑,背部、肩和翼白色,密布“V”字形黑纹,长羽冠黑色,脸部裸皮红色。尾长,中央尾羽纯白,其余尾羽白色带黑斑和细纹。下体黑色。雌鸟头顶至羽冠黑褐色,上体橄榄褐色至栗色,胸以下沾灰色。脸部裸皮红色。中央尾羽棕  相似文献   
3.
利用回转器旋转模拟微重力生物效应是一常见的在地面研究失重对生物体影响的方法。本文应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量8~16天的鸡胚经回转器旋转,不同时间后鸡胚脑细胞内的DNA含量,研究旋转对不同发育阶段鸡胚脑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说明旋转后的鸡胚脑细胞被阻留在G1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动物中表达的模式。方法:通过PCR扩增出带EGFP基因和特异性结合位点的DNA序列,并应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带EGFP基因的pLenti6/v5-DEST慢病毒载体。利用磷酸钙介导慢病毒4质粒系统在包装细胞中转染,收集并浓缩产生的病毒颗粒,通过感染293FT细胞测定慢病毒滴度。结果:通过PCR扩增后测序分析,表明慢病毒载体构建正确。病毒滴度测定结果为2×107TU/mL。并用慢病毒对鸡囊胚细胞进行感染,获得了较强的表达效果。结论:慢病毒载体系统所产生的病毒颗粒对动物细胞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为慢病毒载体在转基因家禽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陈曦  张慧  王宇祥  王守志  程博涵  李辉 《遗传》2012,(10):102-109
为探讨鸡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etinoblastoma1,RB1)多态性对体重性状的影响,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采用MALDI-TOF-MS、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和个体基因型分析,共获得27个SNP位点的基因型数据。采用滑动窗口法构建单倍型,进而利用单位点和单倍型分别与鸡体重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合单位点和单倍型分析结果,确定了RB1基因上4个显著影响1周龄体重的SNP位点,2个显著影响1、3周龄体重的SNP位点。研究结果表明RB1基因是影响鸡早期体重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杨霞、陈陆、许兰菊等五位科学工作者以鸡鲍氏志贺菌,鸡白痢沙门菌和痢疾志贺菌为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6条随机引物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其结果:4条随机引物能较好地在这3种菌中检测到多态性分子标记,共扩增出了59个DNA片段,其中3个菌株共有的谱带7条,而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52条,占88.1%。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白芨中的萜类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采用萃取和色谱法从白芨中分离和纯化了该萜类化合物。通过鸡胚绒毛囊膜(CAM)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了白芨中萜类化合物及其粗提物对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含该萜类的粗提物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该萜类纯品能明显抑制HUVEC增殖,且可诱导HUVEC凋亡,包括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起泡,细胞核裂解,染色质浓缩和边集,出现凋亡小体,DNA降解。因此.白芨萜类化合物的抗血管生成作用与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动物活动节律和时间生态位分化是动物行为在时间维度的分布, 是对时间资源利用的重要体现。动物活动节律受到环境因素和种间作用的影响, 因此, 了解动物活动节律以及时间生态位有助于揭示群落中同域分布物种时间资源利用的差异及共存机制。近10多年来, 红外相机技术在国内外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积累了大量有时间记录的动物行为数据, 极大地促进了动物活动节律和时间生态位分化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动物活动节律研究以及应用红外相机数据研究动物活动节律的方法进行梳理, 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 利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 分析了鸡形目鸟类的活动节律, 以阐述单物种和多物种的活动节律以及种间作用对动物日活动节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八岭保护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和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等3个鸡形目物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 物种间的日活动节律呈现中等程度的重叠。最后, 针对动物活动节律分析方法应用的建议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希望为国内动物活动节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肌肽对离体培养的鸡肝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肌肽对离体培养的鸡肝细胞的影响。实验采用胶原酶原位二步灌流法获得鸡肝细胞,再用不同浓度的肌肽(①2 μmol L、②2 0 μmol L、③2 0 0 μmol L ,④2 0mmol L)分别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 )在各个时期,含2 0 μmol L肌肽的实验组肝细胞生长均好于对照组(0 μmol L肌肽) ,而且在48和72h时二者差异显著(P <0 0 5 ) ;2 ) 2 0mmol L肌肽能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分泌白蛋白的功能(P <0 0 5 ) ;3 )添加肌肽的各实验组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在2 4和48h时均低于对照组;4)添加2 0mmol L肌肽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能维持无血清培养肝细胞的形态达8d。表明了肌肽对鸡肝细胞增殖和分泌白蛋白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保护肝细胞对抗过氧化,保护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