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芝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黎  刘波 《真菌学报》1990,9(3):202-205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我国的重大危险性害虫,了解野外条件下天敌的发生情况对于挖掘和利用本地天敌资源开展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2019年4月至7月,定期在广州及香港地区的玉米田中开展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调查时,发现野外两种卵寄生蜂寄生草地贪夜蛾。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夜蛾黑卵蜂和螟黄赤眼蜂,并分别建立实验种群,为人工扩繁及田间应用打下基础,为利用本地天敌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凉螈繁殖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宇舟  王刚  黄蜂  何流洋  束潇潇  谢锋 《生态学报》2019,39(9):3144-3152
大凉螈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其种群数量目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然而涉及该物种保护的繁殖生态学研究仍十分匮乏。通过融合围栏陷阱及标志重捕的样方调查法,对大凉螈石棉栗子坪种群繁殖个体和变态登陆幼体的迁徙、繁殖群体种群大小、繁殖场内雌雄有效性比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运用Jolly-Seber法估测了繁殖种群大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了不同时期进入繁殖场的雄性大凉螈头体长及体重,运用t检验或者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雌雄性间形态上的差异,运用t检验、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野外抱对雄性与非抱对雄性间的体征差别,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了雌性产卵量与其身体形态的关系,同时观察了卵的孵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凉螈的繁殖季为每年的4月下旬到7月下旬,幼体最早于8月上旬变态登陆。估测调查地繁殖场内雄性大凉螈繁殖种群大小约为391尾,雄螈较雌螈更早进入繁殖场且在场内停留时间更长,体重较轻的雄螈较晚迁入繁殖场。有效性比明显偏雄(雌/雄:0.03—0.10)。雌雄间具明显性二型性,雌性个体的头体长、体重及肥满度均大于雄性,而雄性的尾高和尾长占全长的比例则大于雌性。对比自然抱对雄性和非抱对雄性个体发现,抱对个体在头体长、体重和尾高等体征方面显著大于非抱对个体,暗示这些形态特征可能在雄性竞争配偶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雌螈在室内条件下平均产卵数为176枚,产卵历时2—4 d,产卵量与雌性肥满度正相关,卵的平均孵化期为15.7 d,孵出幼体平均全长为9.74 mm。  相似文献   
4.
以8个敏感菌株作为指示菌,采用管碟法对分离自湛江硇洲岛(20°52′N~20°56′N,110°33′E~110°38′E)潮汐带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中的72株细菌的发酵液进行抗菌筛选,并对阳性菌株进行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继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菌株中有23株菌的发酵产物具有抗菌活性(阳性率31.9%),其中有5个菌株(JSM 111024、JSM 111027、JSM 111029、JSM 111076、JSM 111083)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23株菌具有较高的类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属于3个系统发育群/门(Alpha Proteobacteria、Gamma 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中的8个科(Aeromonadaceae、Flavobacteriaceae、Halomonadaceae、Idiomarinaceae、Phyllobacteriaceae、Pseudoalteromonadaceae、Shewanellaceae、Xanthomonadaceae)的8个属(Idiomarina、Halomonas、Myroides、Nitratireductor、Oceanimonas、Pseudoalteromonas、Shewanella、Wohlfahrtiimonas),可分为11个物种。优势类群为Gamma Proteobacteria亚门(14株),其中优势属为Oceanimonas属(6株);第二大类群为Bacteroidetes门(7株),都属于Flavobacteriaceae科的Myroides属。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5个菌株中,有4个菌株(JSM 111024、JSM 111027、JSM 111029、JSM 111083)属于Alpha Proteobacteria 亚门Phyllobacteriaceae科〖WTBX〗Oceanimonas属,而菌株JSM 111076属于Gamma Proteobacteria 亚门Aeromonadaceae科Nitratireductor属。  相似文献   
5.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云南山地环境中典型的有尾两栖类,其求偶交配行为模式尚未被系统研究。2013—2014年对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繁殖期红瘰疣螈在陆地环境中的求偶交配模式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红瘰疣螈的求偶交配行为是按照一定时序进行的,整个过程由定位、静止展示、劝导展示和精子转移4个阶段组成。在求偶交配中雄性个体行为包括:警戒、追逐、阻拦、蹑行、嗅探、轻推、诱导、扇尾、侧行和产精包等类型。雌性个体的行为包括离开、静止、跟随、纳精包等类型。雄性行为较雌性复杂,雄性在求偶交配行为过程中占据主动。雌雄的识别主要以视觉为主,整个求偶交配过程中无抱握行为,雄性尾部的运动也比较单一,这些行为的变化可能是对在陆地求偶交配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用常规涂片法对贵州产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与织金瘰螈P.zhijinensi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龙里瘰螈的核型为2n=24=16m+8sm,染色体臂数NF=48,其中No.7、10、11、12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其余均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织金瘰螈的核型为2n=24=20m+4sm,NF=48,其中No.9、11为sm,其余均为m。2种瘰螈的核型存在差异,可为2个物种的成立提供细胞遗传学佐证。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幼体和成体的皮肤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版纳鱼螈幼体和成体的皮肤均可分为表皮、真皮疏松层和真皮致密层;皮肤中含有粘液腺和颗粒腺;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其皮肤的各种组成成分在结构和厚度上存在着差异:成体和幼体都是头部的表皮最厚,尾部的最薄;幼体表皮各层细胞分化不明显,几无角化现象,成体表皮的各层细胞分化明显,表层细胞明显角化;成体躯干部皮肤最厚,头部最薄,幼体则是头部皮肤最厚,尾部最薄;幼体和成体的头部皮肤都分布有大量的粘液腺,颗粒腺分布较少;幼体的躯干部皮肤则主要分布着大量颗粒腺,尾部只有颗粒腺,未见粘液腺;成体躯干部和尾部皮肤均分布有大量的颗粒腺和粘液腺.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至10月,以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森林系统内食果(或食种子)啮齿类动物与肉果植物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和干果植物西南山茶Camellia pitardii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鼠类捕食对两种植物种子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啮齿动物对两种植物果实及种子的搬运存在较大差异:鼠类对于肉果植物主要表现为种子的散布者,香港四照花90%的种子被成功散布,但距离较靠近母树;鼠类对于干果植物则主要表现为种子的掠食者,超过90%的西南山茶种子被鼠类采食,仅极少数能够偶然幸存下来进入土壤种子库,鼠类对干果的平均搬运距离大于肉果.  相似文献   
9.
大凉疣螈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凉疣螈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的皮肤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其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结构相同.皮肤表面粗糙,表皮角质化程度较高.表皮与真皮相接处毛细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常向表皮突起,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背部毛细血管密度大于腹部.皮肤中含有丰富的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疏松层浅表.真皮中有丰富的皮肤腺:粘液腺体积较小,分布遍及全身,腹侧密度较大;颗粒腺体积较粘液腺大,主要分布在耳区、体背两侧及尾背侧,形成耳后腺、背嵴、尾部颗粒腺区等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10.
查阅馆藏植物标本,有3种茜草科植物:丹草(Hedyotis herbacea)、小耳草(H.pumila)和蕴璋耳草(Scleromitrion koanum)为香港新记录。这些资料为香港的生物多样性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