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4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22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螨类主要依靠其形态特征进行系统学研究。DNA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物种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近年来,DNA标记技术在螨类系统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微卫星SSR、核酸序列扩增、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ALP等6种DNA标记技术在螨类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DNA氧化性损伤及生物标记oh^8dG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克隆和转化多枝赖草(Leymus multicaulis)耐黄矮病、耐蚜虫、耐干旱、耐盐碱等抗逆性基因,利用脉冲电泳分离纯化2Mb以上核DNA,酶切后回收10~200kbDNA片段按大小分5组与TAC载体连接后电转化导入细菌DH10B,在卡那霉素和蔗糖选择压下均有阳性克隆.用两种TAC载体pYLTAC17和pYLTAC747H/sacB分别构建了文库I和II,约16.5和23.6万个克隆,估计覆盖3~5倍多枝赖草基因组大小.文库以混合克隆形式保存在12×2块深孔96孔板中,每孔1.2mL菌液中含300~600个克隆,40多万个克隆转存到3块384孔板,留24个孔存叶绿体和线粒体DNA探针菌液,可用于后续文库鉴定.此外,从文库I和II分别挑取2501和2890个单克隆存于14块384孔板中.17块384孔板都用GeneTAC^TMG3复制了2份,点高密度杂交膜6张,以多枝赖草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5'RACE,GR和3'RACE+GR为探针初步筛选到19个阳性克隆,两文库为多枝赖草抗性基因的克隆、物理图谱的构建、功能验证等基因组有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们在植物、多细胞动物和病毒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并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这类重要调控因子的进化特性还知之甚少.大多数的miRNA被认为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但近期随着大量相对不保守的miRNA被相继发现并报道,人们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不断有新的miRNA产生.在本文中通过研究一个微小RNA超家族,分析了miRNA在脊椎动物中的进化特性.发现新产生的miRNA在其出现后的一段时期内会经历一个近似中性进化的过程,在序列上快速演变,随后逐渐固定下来,并在进化上趋于保守.同时观察到miRNA有系特异性(1ineage—specific)的大规模复制现象,以及miRNA在串连复制后,同源的miRNA前体可能会选择其发卡环不同臂上的序列作为成熟体,从而大大增加了miRNA新功能产生的可能性.这些观察表明,miRNA这一类重要的调控因子在进化过程中是十分活跃的。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主要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与DNA甲基化在人胃癌细胞生存活力、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方面的相互作用.分别单独或联合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和P1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人胃癌MKN45和SGC7901细胞,以MTT检测细胞生存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PCR检测PTEN,p27^Kip1基因表达情况,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检测DNA甲基化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单独应用5-aza-dC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当其联合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时则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生长(P〈0.01);抑制mTOR信号通路可增强5-aza-dC使细胞阻滞在G2期的作用;联合用药还能提高抑癌基因PTEN,p27^Kip1的表达,但不影响DNA甲基化状态;LY294002及RAPA使Akt,p70S6K及4E-BPl磷酸化表达显著下降(P〈0.01),但5-aza-dE并不增强这一效应.以上研究提示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可间接促进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感染ICR小鼠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 将100 μL H5N1 禽流感病毒原液(EID50为105.37/0.2 mL) 鼻腔接种ICR小鼠,设生理盐水组、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 d内每隔12 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体征、体重和体温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测 (ELISA方法).结果 被感染的ICR小鼠的病程可以划分为潜伏期 (第0~1天)、急性感染期 (第2~7天)、恢复期 (第8~14天),急性感染期表现出活动明显减少,弓背,反应性差,扎堆;接毒后第1天开始体温和体重下降,第6天体温和体重停止下降;接毒组ICR小鼠累计的死亡率为60%;急性感染期ICR小鼠的肺部病变最严重,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并有充血和单核细胞浸润;接毒后第1天至第8天可在小鼠的肺、脑、气管和心、肝、脾、肾分离到病毒;接毒后第6天从ICR小鼠血清中检测到抗体.结论 本实验室建立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模型在临床表现、体重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复制指标能达到禽流感病毒疾病模型的造模要求,符合人类禽流感感染疾病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DNA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检测牙鲆的微卫星变异时,对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种类、浓度及其银染方法进行了优化.实验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微卫星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凝胶透明度高、对环境污染小、条带清晰和染色时间短等特点,能显著提高检测分辨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COI序列:影响动物分类学与生态学的DNA barcod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 barcode是一段特殊的、可用于物种鉴定的DNA序列.目前在动物中最常用的DNA barcode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1号基因(COI)的部分序列.随着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基于COI基因的DNA barcode在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采用COI基因作为DNA barcode所隐含的涉及线粒体的进化历史、遗传特性和物种成种时间的默认前提,并非完全成立,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基于COI基因的DNA barcode对分类学和生态学的影响,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DNA序列信号频谱3-周期特性被认为是用来区分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一个重要特征.针对信噪比计算量大的问题,给出基于Z-Curve映射下快速计算信噪比的方法,该方法有效避开计算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从序列本身直接得到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快速算法计算效率是DFT方法的百倍之上,极大减小基因的信噪比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