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大学校园建筑被誉为学院派跨世纪佳作,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深大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许多大学比,其建筑结构与布局表现了先锋性(新)和独创性(异)、“异”指摆脱了老旧大学的传统建筑套路,“新”则在于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超前意识,校园民人和环境的协调关系,努力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场”,顺应经济化的未来趋势,突出科技的地位和发展智能的重要性,寄寓“天地人和”的理想,从而使校园整体建构具有恒久的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图事关国家安全、主权、民族尊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和《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中国地图全图中不得缺少  相似文献   
3.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热环境健康、改善局地微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等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量化了典型的高密度中心城区--北京五环快速路以内地区的1199块1hm2以上的蓝绿空间冷岛效应的表征指标,并分析与蓝绿空间规模、形状复杂度、景观组成、环境组成、植被覆盖等要素的相关关系,还根据蓝绿空间的不同降温特性进行分类,探讨每类蓝绿空间在缓解高密度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中的独特作用、优势与机制。结果表明:(1)蓝绿空间的规模、形状复杂度、景观组成等景观要素与冷岛效应的关系显著,如总面积、绿地面积和水体面积与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温效率和降温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周长与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温效率和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周长面积比与降温幅度和降温服务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温效率和蓝绿空间自身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形状指数则与降温范围和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2)蓝绿空间的环境要素与冷岛效应也存在相关关系。蓝绿空间之间会产生冷岛效应的协同与促进现象,蓝绿空间降温范围内的其他蓝绿空间的总面积与该蓝绿空间的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和辐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与蓝绿空间自身温度呈显著负相关。(3)蓝绿空间的总面积、水体面积、周长与降温幅度之间,周长面积比与降温效率之间存在阈值,为节约土地资源、保证降温效果,建议不应过多超过阈值。(4)基于蓝绿空间在降温幅度、效率、辐射距离等方面的差异,将蓝绿空间划分为4类。高密度中心城区蓝绿空间规划建设应充分评估区域降温需求,了解蓝绿空间降温现状,合理配置具有不同降温特性和优势的蓝绿空间,在土地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类蓝绿空间的冷岛效应。本研究有助于政府和规划师摸清当前蓝绿空间冷岛效应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潜力,对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景观功能的区域协调规划——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建  王仰麟  景娟  宋治清  韩荡 《生态学报》2005,25(7):1714-1719
城市景观功能的完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与区域景观功能的相互协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的整体持续发展。在分析城市景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景观功能区域协调规划的基本思路,以城市景观为规划对象,以人类社会的功能需求为立足点,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城市景观的功能划分为生物生产功能、环境服务功能、文化支持功能和信息输运功能,对体现这些基本功能的景观类型进行区域协调规划。以深圳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其景观功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协调规划。  相似文献   
5.
提高校园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校园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应是提高校园绿地质量的核心,也是校园绿地发挥生态调节作用和社会效益的基础,通过做好校园用地规划,科学地安排绿化用地,保护和创造多样生境,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有节制地引进外来植物,合理密植,限制和调剂好各物种所占比例,构建复层群落结构.加强养护管理,充分发挥绿化植物的特点与功能,可提高校园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戴伟  孙一民   《生物信息学》2019,26(9):83-92
三角洲地区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长期积累的生态问题也更加突出,暴露出的空间脆弱性问题日益显著。面对自然基底脆弱、自然灾害扰动趋势增强等因素在时空上的高度叠合,迫切需要提升三角洲地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扰动的能力。首先从景观角度分析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提出韧性规划是对现有三角洲地区规划转型的论点,认为鲁棒性、适应性、学习—转化能力是三角洲地区韧性规划的核心能力,系统性、协同性、底线性、预判性是三角洲地区韧性规划的主要思维特征。其次,进一步从优化整体格局、构建流动性载体、加强对韧性技术策略的研究和应用、重视跨尺度协作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格局—连通—关键点”的韧性规划框架。最后,阐述韧性规划作为三角洲地区规划转型的新理念,应用于具体案例的空间布局时须以人为本,依托自然环境,以自然流动性为规划导向;须基于预判式过程,充分构想能够应对不同情景的预案;须整合生态智慧与现代技术,明晰兼顾鲁棒性与适应性的功能分区管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海龙 《生物信息学》2019,26(11):64-70
美国州立公园与国家公园相比,更强调满足州内居民就近户外休闲游憩需求的功能,这使得其在美国整体公共户外休闲空间体系中占据特殊的位置。在中国第一次全面地研究了美国州立公园体系的发展、特征及与国家公园体系的关系,特别是以部分州为例研究了美国州立公园的分类、质量评估、可达性与空间分布评估等关键问题。研究认为,州立公园的意义在于既缓解了美国国家公园面临的巨大旅游游憩压力,也满足了大众户外休闲游憩的需求。这值得中国在目前构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同时予以借鉴。最后基于中国的实际需求与挑战,探讨了在省域/区域层次加强构建地方公园、保护地和游憩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70年代,联合国教设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高度统一,展开结合规划,使经济达到高效,环境科文组织在所倡导的研究"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一词。而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来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实现社会的进步,达到三者的高度协调,这是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所在。在围绕着社会建设这个主基调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实现和谐,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建设出来,这是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人类文明演进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生态城市规划,也是规划理念的精髓,本文着重探讨生态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郭慧  王兵  牛香 《生态学报》2015,35(20):6829-6837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可为森林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以湖北省为例,设计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指标体系,基于球状模型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与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相耦合,生成湖北省生态地理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建立森林生态站网络规划的有效分区,进行森林生态站站点布设,构建了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总结讨论了该网络的合理性和保障措施、与其它生态站网络的比较和网络规划的局限性。结果表明:该网络将湖北省划分成12个分区,共布设16个森林生态站,其中计划建设12个生态站,已经建设4个生态站;不仅可以监测湖北省81.8%的森林面积,88.9%的生态功能区面积,98.2%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和87.5%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而且9个森林生态站分布与湖北省4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和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相匹配。该网络可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要素的连续观测与清查,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评估,以及重大生态工程提供数据支撑和辅助决策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生态用地规划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合理土地开发加速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侵占,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危机区域生态安全,开展生态用地规划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合理规划和管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主要以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忽视其生态属性,导致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主、保障生态安全的土地缺乏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土地得不到有效保护。以北京市为例,建立了北京市生态用地分类与规划的思路与程序,在明确北京市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及其空间格局,并进行了北京市生态用地规划。研究规划了保障北京市生态安全的7类生态用地:地表水涵养与保护用地、地下水保护用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水土保持用地、河流防护用地、公路防护用地和城市绿地,总面积5137.37km2,占北京市域面积的31.31%。最后从生态用地识别和划分、将生态用地融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生态用地管理措施和对策3个方面探讨了生态用地规划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研究结果为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也为其它地区的生态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