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菲菊头蝠回声定位信号特征及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菲菊头蝠自由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信号和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菲菊头蝠在自由飞行时发射的CF/FM型回声定位叫声含2-3个谐波,主频为105.3±1.7kHz,时程为39.5±9.6ms,脉冲间隔为73.9±16.0ms。在所记录到的159个下丘神经元中,E型(Echolocation)神经元为32.7%(52/159),其中CF1型(Constantfrequency)占11.3%(18/159),FM1型(Frequencymodulated)占20.1%(32/159),FM2型占1.3%(2/159);NE型(Nonecholocation)神经元的比例为67.3%(107/159)。这些神经元的最佳频率(Bestfrequency,BF)与记录深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9471,P<0.01)。E型神经元的深度范围为349-1855(1027.5±351.6)μm,阈值范围为6-74(43.1±14.5)dBSPL,潜伏期范围为10.0-26.0(14.6±3.8)ms。NE型神经元的分别为93.0-1745.0(733.3±290.3)μm、2-70(36.5±23.8)dBSPL、5.0-23.0(13.5±3.7)ms。记录到的53个IC神经元的调谐曲线(Frequencytuningcurve,FTC)均为开放型,51个为单峰型,2个为双峰型。单峰型神经元中大部分为狭窄型(Q10dB>5),占70.6%(36/51),E型神经元全部为狭窄型,Q10dB为10.4±7.1(5.5-31.6),其中CF1型为18.3±11.2(5.5-31.6),FM1型为8.7±4.7(5.5-24.3),FM2型为6.9±0.3(6.7-7.1);NE型神经元既有宽阔型也有狭窄型,Q10dB为6.6±5.1(1.6-25.6)。两个双峰型FTC主、副峰分别偏向高、低频区,高频边对应的是E型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该蝠的栖点主要集中分布于离洞口440 m之内的洞段(占99.3%),栖点高度通常介于2—10 m之间(84%),主要采取双足倒挂的姿势栖息于洞顶壁或侧壁,但单足倒挂的栖息姿势也较为常见(36.2%)。体温介于10.7—25.2℃,体温总是稍高于栖点温度,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约64%的栖点"安全性高",而"安全性低"和"安全性中"的栖点分别占17.6%和18.4%。减少对洞穴的人为干扰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许多动物的叫声频率呈现性二态现象。蝙蝠夜间活动,主要利用声音信号导航空间、追踪猎物、传递交流信息。本研究选择成体菲菊头蝠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回声定位声波频率性二态是否有利于性别识别。研究发现,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参数具有显著性别差异。播放白噪音、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雌性回声定位声波期间,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减。播放白噪音、雌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后,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增。白噪音诱导反应叫声强度高于回声定位声波诱导反应叫声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的频率参数编码发声者性别信息,有利于种群内部的性别识别。本研究暗示,回声定位声波可能在蝙蝠配偶选择中扮演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2017年至2018年对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翼手目动物进行调查,主要采用日栖息地与夜栖息地、捕食区网捕等调查方法,共调查到翼手目5科13属23种,其中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9属15种,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1属4种,蹄蝠科(Hipposideridae)1属2种,假吸血蝠科(Megadermatidae)1属1种,犬吻蝠科(Molossidae)1属1种。从区系组成来看,以东洋界为主(19种),其次为广布种(3种),古北界仅1种。从栖息类型上看,分为洞栖型、树栖型及建筑物栖息型,以洞栖型为主(15种),建筑物栖息型其次(12种),树栖型最少(5种),但其中9个物种的栖息地类型同时包含了上述3种栖息类型中的2种。本研究在广东丹霞山发现中国蝙蝠新分布记录1种,为卡氏伏翼(Hypsugo cadornae);而中印鼠耳蝠(Myotis indochinensis)为中国分布的再次确认。  相似文献   
5.
黄祖石 《昆虫知识》2006,43(1):122-122
群种群遗传模型认为建群和扩散是不同的行为。然而,建群和扩散是否真正反映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是不清楚的。一个检测这个假设的可能是在严格的雌性个体恋家的物种中估计常染色体和线粒体的遗传结构模式,例如群居繁殖的Bechstein蝙蝠。在这个物种中,线粒体DNA只能当雌性个体建立新的群体的时候才能扩散,常染色体只能在雌性个体与出生于外群的单独生活的雄性个体交配的情况下在群体间传播。  相似文献   
6.
冬虫夏草及其相关类群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探明冬虫夏草及其相关类群的亲缘关系,以冬虫夏草、中国被毛孢及中华束丝孢(=冬虫夏草头孢=蝙蝠蛾多毛孢)共6株菌种作为内群和一株蛹草拟青霉作为外群进行了DNA随机多态型(RAPD)分析。此外,基于上述供试材料又在内群中增加了一株蝙蝠蛾拟青霉,并对内群和外群样品的nrDNA间隔区(ITS)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对于测定的8条序列连同来自GenBank中的4条相关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华束丝孢和中国被毛孢均系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国被毛孢应为冬虫夏草菌无性型的正确名称。而蝙蝠蛾拟青霉为不同于冬虫夏草菌的另一种真菌;该名称由于不合格发表而不被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所承认。  相似文献   
7.
蝙蝠蛾拟青霉是从新鲜的冬虫夏草上分离获得的虫草菌,可采用生物发酵制备大量菌丝体。该菌丝体具有和冬虫夏草相似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功效。本研究对干燥后的蝙蝠蛾拟青霉发酵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干燥后的蝙蝠蛾拟青霉发酵滤液含粗脂肪21.33%,总蛋白27.34%,水解氨基酸16.79%,粗多糖11.16%,不饱和脂肪酸71.21%,其中以油酸、亚油酸为主;该干燥发酵滤液中还含有多种核苷类物质、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此外急性毒性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小鼠在实验期内无死亡现象和明显的中毒反应,主要脏器的形态学正常;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蝙蝠蛾拟青霉发酵滤液有望在医药和保健领域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8.
2021年8月分别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大托站立交桥底和昭华湘江大桥底捕获2只鼠耳蝠(2♂,标本号211521和211540),经鉴定为霍氏鼠耳蝠(Myotis horsfieldii),为湖南省蝙蝠分布新记录物种。本次捕获标本体型中等偏小,前臂长分别为36.1 mm(211521)和33.1 mm(211540),头体长为44.0 mm和41.2 mm,后足长(10.5 mm和10.4 mm)超过胫骨长(16.4 mm和16.2 mm)的一半,耳屏长(5.1 mm和3.8 mm)不及耳长(12.5 mm和10.0 mm)的一半;头骨狭长,颅全长15.5 mm和15.0 mm,脑颅宽7.8 mm和7.5 mm,颅骨纤弱,额骨处有明显倾斜,脑颅高于上颌骨,颧弓较细。与来自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霍氏鼠耳蝠标本相比,前臂长、头体长和尾长测量数据偏小,但头骨测量数据接近。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此次捕获的鼠耳蝠标本与霍氏鼠耳蝠聚类在一起,与来自香港的霍氏鼠耳蝠样本遗传距离仅为0.9%,故确定该物种为霍氏鼠耳蝠。标本保存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2017-2020年期间,每年1月份对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布袋沟水库人工引水渠隧道内蝙蝠进行冬眠生态学特征调查,共发现2科5属7种蝙蝠在此冬眠,包括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小菊头蝠(R.pusill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金管鼻蝠(Mu.aurata)、奥氏长耳蝠(Plecotus ognevi)和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马铁菊头蝠是优势种(约52%-73%的冬眠个体),其次是小菊头蝠(约19%-37%)、华南水鼠耳蝠(约5%-8%),其余蝙蝠物种数量不足3%。2017-2020年冬眠蝙蝠个体总数呈增长趋势,但仍少于早期报道的数量。有42个隧道每年均有蝙蝠冬眠,而且不同年度冬眠数量也不尽相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隧道长度可能是影响蝙蝠冬眠栖息场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Adjusted R2=0.208,P=0.001)。每个隧道内,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栖点位置,约4/5的蝙蝠选择温暖且环境相对稳定的隧道深处(> 30 m)作为冬眠栖点,超过95%的个体选择长度> 60 m的隧道冬眠。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方式,绝大多数个体采用独栖方式进行冬眠(> 90%),少数采用聚集方式。不同的冬眠栖点和冬眠方式可能有利于冬眠成本优化。此外,栖点温度与蝙蝠体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98,P < 0.001),而且蝙蝠冬眠期间的栖点温度具有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结果为我国蝙蝠种群保护和冬眠场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翼手目为哺乳动物中的第二大目,中国的翼手目多样性也在不断更新,Smith和解焱(2009)统计中国翼手目118种,蒋志刚等(2015)则认为中国翼手目有7科34属134种。广东省翼手目有6科24属55种(邹发生和叶冠锋,2016),此后也仍陆续有新纪录,如长指鼠耳蝠(Myotis longipes)(张琴等,2017)、卡氏伏翼(Hypsugo cadornae)(Xie et al., 2021);我们前期对澳门翼手目的调查,发现5科8属10种(黄继展等,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