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萎缩增生复合征(atrophy-hypertrophy complex,AHC)是指肝组织萎缩和代偿性增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特征,常见的病因有门静脉流入受阻、肝静脉流出受阻、胆道梗阻等。AHC常伴有区域性肝组织的解剖、病理、代谢功能的改变,包括肝脏沿肝门轴的旋转、萎缩肝叶的纤维化和门管区小门静脉的狭窄或血栓形成等。肝萎缩-增生复合征萎缩肝组织仍具有部分代谢功能和生物转化功能,并可能对维持病变肝脏的正常肝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萎缩肝组织仍具有部分代谢功能和生物转化功能,对萎缩肝组织的代谢分区和代谢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HC的文献,探讨AHC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萎缩肝组织的代谢功能分化特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怀疑前列腺癌但穿刺阴性的病例,为了避免漏诊,多数患者必须接受重复穿刺。尽管部分患者经重复穿刺确诊为前列腺癌,而更多患者经过长期随访以及反复穿刺最终确诊为良性病变。近期研究证实,癌灶附近的组织学表现正常的组织中也可发生与癌灶相似的分子改变。因此,我们认为在前列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存在区域效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可反映前列腺癌区域效应的标记物,在穿刺阴性的标本中检出与癌灶相似的分子改变,就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常规病理诊断之前,提前预测前列腺癌的发生。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标记物,并在大规模的诊断试验中证实其可行性,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前列腺癌诊断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陈雪 《蛇志》2014,(1):68-69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4~9月QCC活动开展后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QCC活动开展前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相关知识、危害性认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康复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1.67%、97.92%、83.33%、85.42%、87.5%,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有利于增强护士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提高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IBN)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体积BPH患者,其中单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4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RP+TUIBN组)48例。比较两组的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等,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TURP+TUIBN组术中出血量较TURP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手术时间、组织切除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URP组比较,TURP+TUIBN组术后6个月IPSS评分、PVR明显下降,Qmax、膀胱压力明显上升(P0.05);TURP+TUIB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TURP组16.7%(P0.05)。结论:TURP+TUIBN治疗小体积前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可彻底切除增生腺体,消除小体积BPH的各种梗阻因素,减少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研究资料充分证明,巨噬细胞和由巨噬细胞释放的可溶性因子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对这种调节矽肺纤维化过程的蛋白因子的理化特性迄今还知道得很少。本研究采用矽肺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获得其培养上清液,实验证明,该上清液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对~3H-TdR和~3H-脯氨酸的摄取。我们从巨噬细胞上清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蛋白质因子。该因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显示单个带谱,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测得分子量为66kD,在pH3-11的等电聚焦电泳上测得该因子的等电点为4.72。我们认为这种具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因子活性的蛋白质可能就是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CO_2点阵激光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增生性瘢痕模型的作用及其对瘢痕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于雄性C57BL/6J小鼠背部皮肤注射博来霉素(1 mg/d,4周)制作增生性瘢痕模型,另取4只小鼠背部注射PBS缓冲液作为对照。造模成功之后,随机将小鼠分为瘢痕对照组(模型组),10 mj激光治疗组(10 mj组)和20 mj激光治疗组(20 mj组),每组6只小鼠。10 mj组小鼠给予10 mj激光治疗(共3次,每次间隔2周);20 mj组小鼠给予20 mj激光治疗(共3次,每次间隔2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取瘢痕全层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染色观察(HE、Masson染色)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GLi1免疫荧光观察。结果:①我们成功复制出小鼠增生性瘢痕模型;②20 mj CO_2点阵激光治疗可有效修复瘢痕组织,经治疗后皮肤瘢痕程度显著减轻,同时可降低真皮层厚度和减轻瘢痕组织的纤维化程度;③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CO_2点阵激光可显著减少小鼠皮肤增生性瘢痕中α-SMA、GLi1表达。结论:于小鼠的背部皮肤注射博莱霉素可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CO_2点阵激光为治疗增生性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作用可能与其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ASD)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不良病理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PSAD及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结果,比较在手术切缘阳性(positive surgical margins,PSM)、前列腺包膜外侵犯(extracapsular prostatic extension,EPE)、精囊入侵(seminal vesicle invasion,SVI)患者中以上各项指标的差异,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浸润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运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PSM,EPE和SVI患者之间PSAD存在统计学差异,PSAD曲线下面积高于PSA与Gleason评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SAD和Gleason评分对PSM和EPE有着统计学意义的预测价值,且PSAD和PSA与SVI有关.结论:PSAD可作为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兔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乳散结胶囊(XRSJ)在治疗兔乳腺增生中的作用,探讨其治病机理。方法:将9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XRSJ高、中、低剂量组,逍遥丸组,模型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前5组用肌内注射己烯雌酚、黄体酮1个月建立兔乳腺增生模型。造模完成后,行XRSJ灌胃给药,分别取XRSJ给药前、XRSJ给药3个月后及XRSJ停药3个月后作为3个时间观测点。观察乳房高度变化;乳腺光、电镜形态学变化;放射免疫法监测血清雌激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及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XRSJ治疗能明显降低乳房高度(P<0.05);降低增生乳腺小叶腺泡数目、导管腺上皮细胞层数、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数量(P<0.05);减少乳腺上皮细胞胞质内线立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数量(P<0.05),使部分增生细胞调亡;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E2)含量(P<0.01),停药3个月后治疗效果稳定无反弹。结论:XRSJ治疗具有减轻乳腺组织增生病变、降低E2水平、对兔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人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体积与肿瘤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0月70例确诊为前列腺癌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总结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体积与肿瘤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肿瘤病理分级与根治性前列切除术获得最终病理分级具有显著差异(P=0.003);在活检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标本中,前列腺体积与高级别肿瘤发生率均呈负相关(P<0.05);小前列腺与阳性手术切缘、前列腺外侵犯及高级别肿瘤在单变量分析中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精囊腺侵犯及淋巴结侵犯则无相关性(P>0.05);在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及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后,前列腺体积与阳性手术切缘、前列腺外侵犯、精囊腺侵犯及高级别肿瘤发生率均呈负相关(OR<1,P<0.05),而与淋巴结侵犯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是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重要预测因子,利用其对高级别肿瘤风险的预测能力可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