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橘小实蝇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3个种群(实验室正常喂养种群、实验室无菌糖水喂养种群和野生种群)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技术,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细菌种类。【结果】从橘小实蝇3个种群成虫肠道600株可培养细菌得到53种不同细菌遗传型,分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和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等3个科。其中肠杆菌科是肠道可培养细菌最优势的细菌种类。同样以序列相似性大于97%的菌株归为相同的细菌种类为标准,找到了橘小实蝇3个种群可培养细菌的共有菌种,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确定共有菌种为肠杆菌属5株,克雷伯氏菌属2株,柠檬酸杆菌属1株,泛菌属1株,肠球菌属2株,以及芽孢杆菌属4株。【结论】通过研究橘小实蝇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可为探讨肠道菌群对寄主的生理功能和生态学意义奠定基础,最终为利用微生物防治此类害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豆食品中通常富含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等异黄酮素,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具有将异黄酮素代谢转化为S-雌马酚的能力。到目前为止,S-雌马酚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健康调节作用的化合物。啮齿类动物均具备产雌马酚的能力,但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产雌马酚细菌是否存在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不同产雌马酚细菌的代谢机制可能不同,并影响机体最终产雌马酚的能力。本文对已知的各种产雌马酚细菌及其细菌的雌马酚合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雌马酚产生个体差异、雌马酚代谢转化效率、体外雌马酚的发酵生产,以及临床产雌马酚细菌的应用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肝功能衰竭并发感染与肠道细菌易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内毒素血症、细菌及真菌感染。细菌学检查证实 80 %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有细菌感染 ,32 %的病人有真菌感染 ,肺、血液及尿路是其主要感染部位 ,且这些感染主要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 (4天内 ) ,其中 6 0 %的病人死于细菌感染 [1 ] 。在慢性肝功能衰竭者 ,5 0 %的患者死于细菌感染。研究表明 ,肝功能衰竭并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肠道细菌 [2 ] 。肝功能衰竭者易并发感染的主要原因与其体液、细胞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有关。肝功能衰竭时 ,通常补体合成严重不足 ;多形核白细胞移动、吞噬及细胞内杀菌功能下降 ;…  相似文献   
4.
肠道细菌易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人体肠道中有数百个种群、约 10 1 2 ~ 10 1 3 个细菌 ,重量可达 1公斤左右 ,这些细菌存在于特定的空间及时间 ,在数量上维持一定的比例 ,与人体相互依存 ,构成了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 ,肠道细菌与机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一旦这一状态遭到破坏 ,就造成微生态失衡 ,表现为细菌种群数量及比例上的改变 (菌群失调 )或 /和细菌空间上的转移(移位或易位 ) ,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肠道菌群失调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已广泛被人们认识 ,采用益生菌制剂防治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对肠道细菌易位的认识相对缓慢 ,可喜的是近十余年来 ,…  相似文献   
5.
肠道微生物与寄主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相互依存效应,这种依存效应所产生的共生关系或协同进化关系既可反映寄主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也可显示肠道微生物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共生关系或协同进化关系是由于寄主与肠道微生物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自然选择作用所形成的,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逐步发生的共生关系信息很可能被记录在DNA序列中。本文通过检测鲤鱼科8种鱼中9种肠道菌群的分布含量对这9种菌群进行分析,且利用从GenBank调取这9种肠道细菌菌属的43个种或亚种的16S DNA序列的构建NJ树和MP树,将这6个科9个属43个种或亚种分为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两大类群(一级分枝)。在这两类群中,又以科为单位分为6个亚类群(二级分枝),而肠杆菌科中则以属为单位分为4个小类群(三级分枝),此外球状菌与杆状菌也能截然分开。将16S DNA的NJ树隐去所有的种,以属为单位所得到的以分枝形式的无根树在拓扑结构上与菌群分布含量(寄主范围)所构建的无根树相近,但芽孢杆菌在两种无根树的位置中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提高检测水平,扩大所检测的寄主对象,这种差异有可能消除。 Abstract:There is a complex- and multi-effect for interdependent survival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hosts.The symbiosis or coevolution that results from this effect for interdependent survival is used to reveal the phylogenies of hosts as well as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The symbiosis or coevolution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hosts has been generated by interactive natural selection occurred between them.The symbiosis information that has been formed by interactive natural selection during a long evolutionary process must be recorded in DNA sequences.According to this point of view,we analyzed the phylogeny of 9 intestinal bacteria genera using their contents in intestines of 8 Cyrinidate species.At the same time,we fetched the 16S rRNA gene DNA sequences of 43 intestinal bacteria species being included in these nine genera of six intestinal families from GeneBank and constructed phylogenetic trees by NJ and MP methods.The NJ tree and MP tree have the same topologic configuration and are identical with the classical phylogenetic tree.Both the trees of 16S rRNA gene separated 43 bacteria species into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oup and the gram-positive bacteria group,which are the first branches.Each of the first branches (groups) made again 6 subbranches (subgroups) where each subbranch is a family.Especially,the subbranch (subgroup) of enterobacteriaceace made again four small branches as genus taxon.This tree also shows that bacilliform bacterium is distinct from each other in the NJ and MP trees.After all species on the tree are merged,the topological configuration of the unrooted tree of 16S gene is closed to that of the host range unrooted tree.However,the position of bacillus is greatly changed on both the unrooted trees.The difference can be found if we increase the examination level and extend the hosts examed.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黄河鲤为材料,从其肠道内分离具有产β-甘露聚糖酶功能的益生菌。【方法】采用平板水解圈法初筛,摇瓶发酵法复筛获得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序列和比较基因组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用DNS定糖法测定酶学活性,用耐高温、耐酸、耐胆盐和平板打孔扩散法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用滤纸片法、腹腔注射法等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通过刚果红染色从鲤肠道中分离筛选出产β-甘露聚糖酶的细菌62株,其中HF-14109菌株产酶能力最强。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r RNA基因序列和比较基因组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C、最适p H为6.0,在温度20–80°C、p H 4.0–9.0范围内都较为稳定;Cu2+、Fe3+、Zn2+、Ba2+对该酶具有激活作用,而Mn2+、Ca2+对该酶具有抑制作...  相似文献   
7.
小碎斑鱼蛉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小碎斑鱼蛉幼虫的营养生理活动。方法从小碎斑鱼蛉幼虫肠道环境中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获得3个细菌菌株,对其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上述3个菌株均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1号菌株为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2号菌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3号菌株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结论小碎斑鱼蛉幼虫肠道环境中的不同细菌,其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人工饲养树[鼠句]肠道菌群感染情况及其各种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通过肠道细菌采样、培养、分离和菌落生长特性观察,并经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生化编码鉴定管试验和9种药敏试验分析,初步鉴定了107例人工饲养树[鼠句]肠道感染细菌的种类和这些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结果本次细菌培养共从树[鼠句]肠道中培养分离出5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株,革兰氏阴性菌3株,以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最为多见。同时确定了菌株的药敏情况为:(1)大肠杆菌对头孢类药头孢哌酮最为敏感,对药物磺胺甲嚼唑/甲氧苄定、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高敏;(2)沙门氏菌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对药物头孢哌酮青霉素G高敏;(3)链球菌对试验药物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呋喃妥因显示为中敏;(4)葡萄球菌对头孢类药头孢哌酮、磺胺类磺胺甲晤唑/甲氧苄定、沙星类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和氨苄西林最为敏感,对其它药物均为中敏;(5)假单胞菌对药物左氧氟沙星最为敏感,对大多数药物都显示高敏。结论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可能是树鼢肠道中正常寄生的主要菌群,同时其它菌群也有寄生。用药敏实验筛选出的药物可为临床用药和动物的生物净化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和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两种肠道共生细菌对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正常饲养条件下的斑翅果蝇、构建的斑翅果蝇无菌品系以及弗氏柠檬酸杆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单一共生菌感染的斑翅果蝇品系为材料,检测不同品系间斑翅果蝇的卵孵化率、3龄幼虫体重和化蛹率;测定不同斑翅果蝇品系3龄幼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糖原和游离脂肪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结果】正常饲养条件下的斑翅果蝇卵孵化率、3龄幼虫体重、化蛹率及3龄幼虫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均高于其他斑翅果蝇品系,且无菌品系中的最低。弗氏柠檬酸杆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感染的斑翅果蝇品系3龄幼虫中的氨基酸和糖原含量均低于斑翅果蝇无菌品系和正常品系。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斑翅果蝇品系3龄幼虫体内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较其他品系的也降到最低。弗氏柠檬酸杆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感染斑翅果蝇品系3龄幼虫体内POD活力显著高于无菌品系和正常品系,而CAT活力显著低于无菌品系。【结论】斑翅果蝇肠道中无肠道共生细菌时生长发育迟缓,在食物中分别添加弗氏柠檬酸杆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后可一定程度上促进斑翅果蝇的发育,这与添加肠道共生菌后斑翅果蝇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不同生态环境中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细菌产消化酶活性。方法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结果平板透明圈法测得废弃菜园和花生田中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细菌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89、0.4963,P0.05),而细菌的产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其中花生田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中分离到的粘质沙雷菌产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分光光度计测得的不同生态环境中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细菌的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1.565、42.349、18.7673,P0.05)。从变异系数来看,分光光度计法测得的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变异程度较低,而脂肪酶测定时平板透明圈法的变异系数较低。结论平板透明圈法和分光光度计法均可用于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细菌产消化酶活性测定。通过分析研究比较,分光光度计法适于测定细菌的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平板透明圈法适于测定细菌的产脂肪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