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外源基因(RDV MP-)和玉米内源基因Zein作为PCR扩增对象,旨在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转基因玉米及其产品的二重PCR检测技术.转外源基因(RDV MP-)材料的常规PCR检测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材料中可稳定遗传;对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材料进行二重PCR检测,扩增结果除进一步证实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结论外,还证明提取的植物总DNA质量符合试验要求,进而从二重PCR检测结果还得出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出错率为1.4%.此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可靠,可适用于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从玉米高抗自交系D863F中克隆了ZmNPR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H619241)的gDNA和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长1 866 bp,编码62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67.61 kD,等电点为5.46。系统进化树比对表明,玉米ZmNPR1蛋白和高粱SbNPR1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高达9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ZmNPR1在叶片中能够被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诱导并显著上调表达。同时ZmNPR1在玉米叶片、茎、根、雄穗、雌穗以及花丝中均有表达,在雌穗和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研究表明,ZmNPR1可能在玉米粗缩病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图要具有自明性,应精选、精制,其内容不可与文字、表格重复。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写词和文字等须与正文一致。病理组织照片,应在文题后的括号内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必要时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  相似文献   
4.
水稻矮缩病毒昆明分离物抗血清制备及免疫捕捉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 S,R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害,最早由日本报道,随后在东南亚等国以及我国的福建、云南等南方稻区普遍发生,云南主要发生于中部及南部地区[1].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出现白斑,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在暴发流行年份可以引起水稻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5.
幽影病毒的基因组不编码外壳蛋白,不形成通常的病毒粒体结构。这类病毒往往和黄症病毒复合侵染引起植物病害,蚜虫传播是病害在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方式。对幽影病毒引起的胡萝卜杂色矮缩病、花生丛簇病以及烟草丛顶病等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与危害、病原物特性以及病害的控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单季稻-小麦轮作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的发生规律,采用灯诱法、盘拍法、盘刮法、黄盘诱集法对灰飞虱周年发生,特别是在寄主转移时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灰飞虱主要在适宜藏匿的场所越冬,其中常规耕翻田主要在田边田头的禾本科枯死杂草或其它密生植物、稻套麦田主要在田中稻残桩中,灰飞虱的越冬效率为50%60%。稻套麦田灰飞虱夏冬寄主间的转移效率约为10%是常规耕翻麦田的20倍,其冬后基数分别是机械浅旋耕和常规耕翻田的35倍和77倍。灰飞虱周年只有一个迁移扩散高峰期,与小麦收割时间基本吻合。移栽后水稻上灰飞虱数量锐减,大田前期灰飞虱主要来源于秧苗带入的未孵化卵块。通过比较发现稻套麦优化了灰飞虱的越冬环境,是近年来灰飞虱大发生及其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压低灰飞虱越冬基数是灰飞虱水稻病毒病能够得以有效控制的前提这一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华麻花头根中的蜕皮甾酮类成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华麻花头(Serratula chinensis S.Moore)根中分得7种蜕皮甾酮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20-羟基蜕皮松(1),podecdysone C(2),3-氧-乙酰基-20-羟基蜕皮松(3),20-羟基蜕皮松-20,22.-缩丁醛(4),shidasterone(5),atrotosterone C(6)和carthamosterone(7),其中20-羟基蜕皮松-20,22.缩丁醛为一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经RT-PCR扩增出水稻矮缩病毒(RDV)中国分离物非结构蛋白基因S6,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上,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日本株具有高度同源性,并且含有较高比例的稀有密码子。将S6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并转化大肠杆菌,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以包涵体形式大量表达,以表达的融合蛋白作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S6蛋白的抗血清,ELISA测定表明,该血清与抗原共价特异性反应,抗血清的效价为1:3000.Western blot印迹实验表明该抗血清能特异性检测RDV感染的水稻组织中的S6蛋白,因而可作为感染RDV的水稻植株的分子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米索前列醇对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0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孕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胎儿娩出后对照组肌注催产素,观察组直肠给予米索丽列醇,按摩子宫,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以及血压状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23.2±45.8)m L、(630.0±46.3)m L(P1=0.176)。治疗后,两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86.1±24.3)m L、(313.3±23.1)m 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均有不同减少,观察组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P2=0.026)。对照组中重度妊高症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70.1±6.7)mm Hg、(113.2±2.1)mm Hg,中度(153.6±5.1)mm Hg、(104.5±5.3)mm Hg,轻度(138.9±4.2)mm Hg、(93.2±2.0)mm Hg。观察组重度妊高症患者中以上指标分别为(169.2±6.5)mm Hg、(114.4±2.5)mm Hg,中度患者(156.2±4.8)mm Hg、(105.9±4.9)mm Hg,轻度患者(140.2±4.4)mm Hg、(90.2±4.4)mm Hg,相应病情下两组患者血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3=0.87,P4=0.88,P5=0.75,P6=0.83,P7=0.64,P8=0.92)。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100)、2.0%(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给药方便、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由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害,最早由日本报道,随后在东南亚等国以及我国的福建、云南等南方稻区普遍发生,云南主要发生于中部及南部地区[1]。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出现白斑,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在暴发流行年份可以引起水稻的严重减产。RDV在分类上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成员,病毒粒子为正十二面体球形结构,直径约为69.3nm,无刺突,无脂蛋白外膜包被,具有双层的蛋白衣壳[2]。病毒基因组由12条双链RNA片段组成,其中S8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