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芒果品种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芒果(MangiferaindicaL.)10个栽培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粒形状、外壁纹饰等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作为区分某些品种的参考。三年芒、元江象牙、虎豹牙、红象牙、马切苏、椰香芒、大青皮、黄皮大头芒花粉外壁纹饰较为相似,可能反映出较为紧密的亲缘关系。三克里芒纹饰与以上8个品种区别较大,红光6号脊宽等性状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十八个产地兴安落叶松种皮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辰  弓彩霞 《植物研究》1996,16(4):467-470
对18个不同产地的兴安落叶松种皮微形态引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种子背面均为条网状纹饰,腹面为拟脑状纹饰,种孔周围呈条带状皱波纹饰,种孔周围形态存在三种类型。种皮纹饰在种内基本上是稳定的,其中腹面纹饰较背面纹饰的变异幅度大。  相似文献   
3.
花粉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是在植物生命周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很微小,肉眼看不见,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却呈现出一个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微观世界。它们的形态各异,表面纹  相似文献   
4.
对金丝桃属5组9种植物的种子进行了宏观及微观形态学研究,以探讨岐山金丝桃的系统位置。结果显示,种子形态特征在本实验观察的5个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金丝桃组种子外形较为细长,种皮纹饰为狭长而规则的矩形网纹;黄海棠组种子稍粗,种皮纹饰为长宽近等的多边形(稀矩形)网纹;元宝草组的元宝草、贯叶连翘组的贯叶连翘以及挺茎遍地金组的云南小连翘种子均较小,元宝草种皮纹饰为负网纹,贯叶连翘种皮纹饰为相邻网纹间有间隙的近圆形网纹,云南小连翘种皮纹饰为复网纹。研究显示,岐山金丝桃的种子形态与黄海棠组最为接近,支持岐山金丝桃归于黄海棠组。  相似文献   
5.
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红树(Rhizophora a piculata)花粉粒赤道面的形状为球形-近球形,极面观为圆三角形,偶见圆四方形,3-4孔沟,具有连续的环赤道内孔,花粉外壁的典型纹饰为细网状一皱纹状(microreticulate-rugulate)。作者首次报道红树花粉的多态现象,其花粉外壁纹饰和萌发孔数量存在显著的变异,SEM观察到花粉外壁纹饰的变异主要是孔状(perforate)、皱纹状(rugulate)和穴状(foveolate)等类型,LM观察发现4个萌发孔的花粉变异类型。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描述为化石花粉的鉴别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对比依据。研究红树的花粉形态和发现多态现象有助于了解红树科红树属的花粉外壁演化。花粉的多态现象表明单个花粉形态特征并不能完全代表种的特征。花粉的分类也应该充分考虑花粉性状的间断和连续性,以期正确认识花粉性状在种群内的变异和变异式样,达到客观认识和正确划分植物种下等级的目的。花粉的多态现象为化石花粉的种类鉴定增加了新的参考信息,作者也讨论了花粉多态现象在植物系统演化和古生态学等研究中的可能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完善有关裂叶苔科植物孢子、弹丝和油体的研究,为该科植物的分类提供详细的资料,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裂叶苔科(Lophoziaceae)11种植物的孢子、弹丝和油体的形态特征,其中有6种具备了孢子和弹丝的形态特征,9种具备了油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①裂叶苔科的6种植物的孢子为球形、近球形和椭圆形;颜色为褐色、红褐色和黄褐色;直径在10~16 μm,属于小型孢子(MI);近极面向内凹,纹饰为疣状、棍棒状、刺状、颗粒状和短棒状。②弹丝均为紧密双螺旋状,两端圆钝,表面平滑或具稀的颗粒2种。③裂叶苔科的9种植物的油体形状为球形、椭圆形、球形或卵形,直径在3~10 μm。本研究对这11种植物的孢子、弹丝和油体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图示,为裂叶苔科植物的系统分类、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对国产葛属PueraraiDC.7种1变种植物花粉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2种1变种的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花粉形态各具特征;表面纹饰类型包括穿孔状(一般直径小于网脊直径或稍等,孔穴中无或少颗粒)、细网纹(网眼直径约与网脊直径相等或略细,网眼内具颗粒)、粗网纹(网眼直径大于网脊直径、网眼内具成片的众多颗粒);孔沟类型为具孔膜或孔盖,孔膜常成孔桥.上述结果,表明葛属植物7种1变种的花粉形态是有区别的,从覆盖层等形态结构可以推测其亲缘关系,亦可看到部分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龙胆科)种子表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龙胆科双蝴蝶属8个种和蔓龙胆属6个种的种子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表明,2属的种子表面特征均为网状纹饰类型。其中Tripterospermun cordatum,T.volubile,T.chinense,T.discoideum,T.japonicum,T.filicaule,Crawfurdia delavayi和C.pri-cei的种子表面为细网状;T.hirticalyx,T.pingbianense,C.puberula,C.tibetica,C.campanu-lacea和C.crawfordioides的种子表面为粗网状,在龙胆属Gentiana的不同组中均存在网状纹饰,因此,从种子表面特征可看出,龙胆属,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3属间具较近的亲缘关系。同时,在双蝴蝶属中,种之间在种子表面特征上有分化。在表面纹饰的具体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别,而在蔓龙胆属中种间差别很小,仅在一些种子表面有无附属物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小檗科5属(小檗属、十大功劳属、鬼臼属、山荷叶属和红毛七属)40种2变种植物种子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科植物种子颜色多为黄褐色、红棕色至黑色,形状多样;种皮纹饰可分为网纹型、网纹—梯纹型、梯纹型和嚼烂状4种类型,其中网纹型又可划分为7个亚型。种子球形、种脐位于种子侧面近中部可作为红毛七区别于其他属种子的重要形态特征。根据种皮微形态特征,探讨了种子形态在小檗科内的系统学意义,并推测了种皮纹饰的可能演化路线。种子形态支持小檗属和十大功劳属的近缘关系,认为鬼臼属(八角莲属)较山荷叶属分化更早,但不支持Ahrendt对小檗属下组和亚组的划分。  相似文献   
10.
我国曼陀罗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了国内曼陀罗属(Datura L.) 11个不同的生态型,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了花粉粒形态的比较观察。该属花粉粒均为球形或稍扁,具3孔沟型。花粉粒外壁表面的纹饰可作为分属、分组、分种的依据之一。可分为三个类型,与植物形态分类基本一 致,即:具皱波-细网状纹饰(曼陀罗组); 具网状条纹或条纹,条脊表面有细颗粒或粗糙(洋金花组); 具条纹,条脊表面有蚕体状环纹及细颗粒(木本曼陀罗组)。种以下的变种或栽培变种,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不足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