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2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8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寄生被子植物的种子生理及其与寄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寄生被子植物在种子萌发、吸器形成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奇主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25℃下以0.01~1.0mmol·L-1精胺和0.01~0.1mmol·L-1亚精胺预处理水稻种子48h,可以提高16℃下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对28℃下的种子萌发无影响。种子萌发时胚芽中α-淀粉酶活性和胚芽、胚根的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与活力指数相似。  相似文献   
3.
以杉木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03、0.03、0.3、3、30、300 mg·L-1)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溶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浓度木霉溶液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促进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03 mg·L-1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处理对提高杉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和鲜质量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57.6%、125.0%、51.0%、209.2%、114.3%、16.1%、24.6%和42.7%、76.7%、43.9%、185.4%、113.8%、8.6%、22.6%;0.3 mg·L-1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显著提高杉木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57.6%、179.9%和127.5%、116.2%,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86.1%和72.4%. 0.03~0.3 mg·L-1浓度的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不仅能显著促进杉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而且能够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杉木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4.
马乐元  陈年来  韩国君  李良 《生态学杂志》2017,28(10):3274-3280
以豆科牧草“绿宝石”小冠花为试材,研究PEG-6000(浓度8%和12%)模拟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0、0.5、1.0和2.0 mmol·L-1)对小冠花种子萌发和幼芽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0.5~1.0 mmol·L-1水杨酸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下小冠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长,12%PEG胁迫下1.0 mmol·L-1水杨酸处理小冠花幼芽干质量显著高于干旱处理.0.5~1.0 mmol·L-1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幼芽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幼芽细胞电解质渗透率、H2O2含量、O2产生速率,其中以1.0 mmol·L-1水杨酸处理效果最好.水杨酸浓度超过2.0 mmol·L-1时对干旱胁迫没有缓解效应.表明适宜浓度的水杨酸(0.5~1.0 mmol·L-1)可以提高小冠花幼芽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小冠花生长,缓解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5.
王静  闫巧玲 《生态学杂志》2017,28(5):1716-1726
干扰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并影响森林的更新和演替.动物传播种子是种子更新的必经阶段,其对森林干扰的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未来的森林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对于明确森林演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森林干扰对动物传播种子有效性(包括动物传播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研究的生态学意义,全面揭示了自然干扰(火干扰、林窗干扰等)和人为干扰(生境破碎化、狩猎、采伐等)对动物传播种子数量、传播距离以及传播后幼苗更新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干扰通过影响动物种群动态,进而造成动物传播种子数量发生了改变,动物传播种子的距离对干扰的响应基本表现出轻微负相关;干扰对传播后幼苗更新的影响结果因干扰类型的不同而复杂多变,干扰迹地环境因子的变化也影响着传播后的种子萌发和幼苗更新.干扰对动物传播种子有效性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火干扰迹地恢复过程、增益性的干扰(如抚育、间伐、林窗)等对种子传播有效性影响研究的匮乏,以及忽略了温带森林内的干扰对动物传播种子的影响等.今后,应开展干扰对种子传播有效性的长期研究;对于干扰多发地带的森林,应高度重视增益性干扰影响动物传播植物种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Hitt.  Ja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1):981-987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种子植物发现于北美和欧洲西北部的晚泥盆纪地层。这些种子植物可能起源于前裸子植物,即解剖构造上较为进化的一类蕨类植物。然而,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尚无法确切判断这些种子植物起源于前裸子植物中的某个特定类群,比如古羊齿目和戟枝木目。作者总结了种子植物祖先的有关证据,并对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种子植物的形态进行了概述。由于种子植物自出现起即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因而尚无法对某个可能的祖先形态作出判断。目前的研究尚不能确切回答种子植物起源的全部问题,仍需寻找有关前裸子植物与种子植物过渡类型的新证据。作者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降水格局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未来气候变化下,较为频繁和严峻的干旱将威胁地球中纬度部分地区的森林,但森林植被如何响应季节性干旱胁迫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分布着以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为优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研究其水分蒸腾代谢过程对干旱的响应是评估气候变化对过渡区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水碳影响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典型的锐齿栎天然林中通过开展模拟穿透雨减少大型野外实验,采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技术监测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的动态变化,研究了不同径级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对模拟干旱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穿透雨减少对树干液流密度的影响呈现季节变异。在7月份,林内穿透雨减少显著降低了锐齿栎的树干液流密度,但生长季后期的10月份林内穿透雨减少反而使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显著升高。(2)不同径级的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在生长季内对干旱有不同的响应,特别是小径级的树干液流密度与其他径级有较多的不同。小径级的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在5、7月份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小于对照样地,在9、10月份则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大于对照样地。中径级的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在5、10月份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大于对照样地,在7月份则表现为减雨样地极显著小于对照样地。大径级的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在6、7月份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小于对照样地,在10月份则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大于对照样地。  相似文献   
8.
发育过程中的番茄种子干物质重量达最大值时开始具有发芽能力。种子抗脱水能力的形成与种子生理脱水以及胚乳由乳状转变为固态状呈明显的正相关。聚乙二醇常法处理对提高种子活力有明显的短期效应,但也明显加速种子的劣变;而鲜湿渗控处理的效果与其相似,但种子的寿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枳壳(PoncirustrifoliataL.)别名枸桔,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河北、山东、河南亦有分布。枳壳为灌木状小乔木,多长刺。叶为三出复叶,冬季落叶。性极耐寒,可耐-20℃的低温。枳壳为著名的中药材,叶、花...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