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8篇
  免费   2523篇
  国内免费   53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597篇
  2021年   666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695篇
  2008年   890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生物学通报》2014,(6):62-62
<正>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蔡刚研究组在国际权威杂志《细胞研究》在线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破解了"转录中央控制器"——中介体的模块化结构,颠覆了影响转录研究领域长达十余年的错误认识。中介体在转录中扮演关键角色,被称为"转录中央控制器"。蔡刚研究组采取"庖丁解牛"的研究策略,将完整  相似文献   
2.
周玲 《生物学通报》2014,(11):29-31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问题串的设置,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把传统的理论学习与实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维持其稳定的条件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科技能,以及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环保电影蕴含的生态思想通过电影媒介得以广泛传播,对于公众树立与传承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近40年世界各国部分环保电影的分类和整理,分析了生态纪录片、情景再现片、环保故事片和环保科幻片等各类环保电影的特点及生态诉求。  相似文献   
4.
乌梁素海湖滨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杜瑞芳  李靖宇  赵吉 《微生物学报》2014,54(10):1116-1128
【目的】了解乌梁素海湖滨湿地水陆过渡带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探讨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基质条件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和比较了依陆向分布的4个水陆过渡带样点的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采用典型对应分析(CCA)探讨了湿地基质因子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DGGE图谱显示依湖泊水体沉积物(S-1)→湖滨芦苇沼泽沉积物(S-2)→湖滨碱蓬盐化草甸土壤(S-3)→岸上白刺荒漠土壤(S-4),4个样点的条带数依次减少,对应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变化显著;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E)、丰富度(S)以及Simpson指数(DS)均显示依陆向分布逐步下降的规律,即:S-1S-2S-3S-4。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沉积物及土壤细菌分属于变形菌门(78.6%)、酸杆菌门(7.1%)、拟杆菌门(14.3%)这3个细菌类群,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而变形菌门又分为5个亚群,其中ε变形菌纲为优势亚群;CCA结果表明,图中各条带对应物种的分布受铵态氮、总氮、有机碳、水溶盐总量、氯离子以及钾离子影响最大。【结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泊的水陆过渡带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富营养化相关基质因子对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大。这为研究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水陆过渡带的细菌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异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pH缓冲液对由乙酸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p H缓冲液对乙酸产甲烷过程及对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添加磷酸盐(PB)、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和Na HCO3/CO2缓冲液到乙酸产甲烷菌系中,定期监测甲烷产生趋势,到稳定期后收集菌体,进行16S rRNA基因的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RFLP)。【结果】发现PB组的乙酸产甲烷菌系延滞期约为40d,显著高于其他组的20-24 d(P0.05);Na HCO3/CO2组乙酸转化为甲烷的比例为(88.3±0.5)%,显著高于其他组的77%-81%(P0.05);不同缓冲液组的最大甲烷比生长速率为0.46-0.57 d-1(P0.05);Na HCO3/CO2组的细菌群落变化最明显,主要是未培养细菌(unclassified bacteria)、螺旋菌科细菌(Spirochaetaceae)和未培养WWE1类群的丰度较其他组分别增加到(15.5±9.4)%、(7.3±4.6)%和(17.6±6.3)%,而互养菌科(Synergistaceae)的细菌丰度降低到(8.9±8.1)%。AC+PB组中的古菌类群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竹节状甲烷鬃毛菌(Methanosaeta harundinacea)相关的产甲烷古菌占主导(97±2%),而在HEPES、PIPES和Na HCO3/CO2组和不加缓冲液组中同时存在两类乙酸营养型产甲烷古菌M.harundinacea和联合鬃毛甲烷菌(Methanosaeta concilii),以及属于甲烷杆菌目(Methanobacteriales)的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结论】在乙酸产甲烷菌系中加入PB增加了甲烷产生的延滞期,加入Na HCO3/CO2增加了甲烷产量,但是添加p H缓冲液不会影响到菌系的最大甲烷比生长速率。加入PB和Na HCO3/CO2都会显著改变微生物的菌群结构。这些研究为设计适宜的产甲烷菌系生长条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代先祝  邵娜娜  罗峰 《微生物学报》2014,54(11):1241-1247
除了细胞质膜,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还有一层组成细胞壁的外膜(Outer Membrane)。膜蛋白是外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绝大多数外膜蛋白是由反向平行的β-折叠(β-Strands)通过相邻的氢键结合形成的β-桶状结构蛋白(β-Barrel Proteins)。这些蛋白既可作为通道蛋白、转运蛋白、酶、受体、毒力因子,也可作为结构蛋白发挥稳定外膜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否正确折叠并整合到外膜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存至关重要。大多数外膜蛋白易于重组表达和体外重折叠(in vitro refolding),并且折叠状态可通过多种方法测定,因此β-桶状结构外膜蛋白被当着模式蛋白来研究各类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膜蛋白折叠的影响,是膜蛋白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将从β-桶状结构外膜蛋白体外折叠的研究方法和影响折叠的因素角度对近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述评,最后总结了外膜蛋白体外折叠模式,并结合作者的相关研究结果和观点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ICU重症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重症肺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5例(17.86%),好转18例(64.28%),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患者痊愈1例(3.57%),好转16例(57.14%),治疗总有效率为60.7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后PO2、PCO2及WBC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PO2[(80.30±9.26)mmHg]、PCO2[(45.53±4.27)mmHg]及WBC[(8.85±3.62)G/L]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33±8.75)mmHg、(51.61±5.40)mmHg及(10.81±4.0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抗生素治疗,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能帮助缓解和缩短肺感染症状,可作为重症肺感染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宁夏黄土丘陵区不同生境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维持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2013年7–8月,作者利用陷阱法调查了该区6种生境内的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灌草混交林地、乔灌混交林地、生态薪炭林地中地表甲虫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均较高,天然封育草地、生态经济林地和水平农田中物种丰富度较低,生态经济林地和水平农田中甲虫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天然封育草地。不同生境间,灌草混交林地、乔灌混交林地与生态薪炭林地之间、生态经济林地与水平农田之间甲虫群落组成相似性较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草本层生物量、灌木层盖度及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甲虫物种丰富度的决定因素,林冠层盖度和枯落物厚度是决定地表甲虫个体数量的重要因素。CCA分析表明,枯落物盖度、枯落物厚度、林冠层盖度及草本层盖度是影响地表甲虫群落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灌草混交林地为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维持较好的生境类型,是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生态恢复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9.
凤仙花属(Impatiens)植物具有极为广泛的多样性和类型各异的特化传粉者,被誉为"双子叶的兰花",受到众多传粉生物学家的关注。本文以海南特有种海南凤仙花(Impatiens hainanensis)为研究对象,对3个不同海拔梯度的种群进行了开花生物学特性和开花物候、花器官结构、花粉活力和柱头活性、传粉者种类和访花行为及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花花期4.10±0.46 d,雄性期和雌性期分别约为3.15±0.24 d和0.95±0.36 d;种群开花峰期在8月初,高海拔种群的花期高峰相对滞后。低、中海拔种群花粉活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开花第2 d花粉活力最高;高海拔种群花粉活力随开花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柱头活性随开花时间的推移而增强,高海拔种群开花各天次均较低、中海拔种群低。主要传粉昆虫为黄黑无垫蜂(Amegilla leptocoma)和绿条无垫蜂(A.zonata),低、中海拔种群以黄黑无垫蜂为主,高海拔种群以绿条无垫蜂为主。未观察到自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现象,人工授粉能明显增加坐果率(75–90%),自然坐果率在高海拔种群相对较低(40–60%),说明存在较强的传粉者限制。海南凤仙花的保护需要同时关注其有效传粉者的保护,促进有效传粉昆虫在不同海拔种群之间的往来,保证种群间的花粉流与种子流,维持海南凤仙花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与有效种群大小。  相似文献   
10.
1993年7月10~15日在瑞典Skovde市召开了1993年国际麻醉性药物研究大会(International Narcotic Research Conference,INRC)。这是20年前召开首届INRC以来一次最激动人心的盛会,会上宣布三类阿片受体(mu,delta,kappa)全部克隆成功。回顾1971年Avram Goldstein首先提出脑细胞膜上存在着立体构型特异性的阿片结合位点,到1973年三个实验室(瑞典的Terenius,美国的Pert & Snyder,以及Simon等)用放射受体分析法论证有阿片受体存在,至今已度过整整20年。从1983年首次克隆出乙酰胆碱N型受体,至今也已过去十年。在此期间先后有十余个实验室致力于纯化或克隆阿片受体。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