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潘治 《生命世界》2006,(1):58-63
您叫什么名字?/奥古斯特。/您姓什么?/奥古斯特。/您丈夫叫什么名字?/我想也叫奥古斯特。/您丈夫?/对,我丈夫。/您结婚了吗?/结了,跟奥古斯特。对,是跟奥古斯特太太。上面这段文字,绝非一个并不幽默的幽默,而是真实的来源于医学史上的一个诊断记录。对话发生在1901年,提问者名叫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是一名德国的精神病学医生;答话者,即奥古斯特太太,是前来向阿尔茨海默求诊的一名病患。5年之后,奥古斯特太太不幸病逝。而当阿尔茨海默解剖其遗体时发现,奥古斯特太太大脑皮层淤积了一  相似文献   
3.
含奥氏酮嗜盐紫色硫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挖掘我国紫色硫细菌物种和光合蛋白基因资源.[方法]采用Pfennig紫色硫细菌无机选择性培养基和琼脂稀释法.[结果]从青岛东风盐场分离获得一株含奥氏酮、耐高浓度硫化物、嗜盐耐碱紫色硫细菌菌株283-1.该菌株能氧化硫化物产生硫粒储存在细胞内、嗜盐、细胞含有奥氏酮类胡萝卜素、细菌叶绿素a强吸收峰位于830 nm处、运动、不产生气囊,表明属于Marichromatium属.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也表明这一点.但该菌株能在1%~15%NaCl、7.5 mmol/L 高浓度硫化物、45℃、5000lux、pH9.0条件下生长良好,能很好的光同化C3和C4有机酸和葡萄糖酸钠等特性,与Marichromatium属4个种有明显不同.[结论]菌株283-1是Marichromatium属一个新分离物,编号 Marichromatium sp.283-1.  相似文献   
4.
前期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活性为指标的研究证明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pp38和pp24的同时表达可显著增强基因组中pp38基因与1.8kb mRNA转录子之间双向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本研究又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水平作为pp38基因上游双向启动转录活性的标志,更直观地证明了只有当同一细胞内同时表达pp38和pp24时,该启动子活性才有完整的启动活性.为了证明这两个蛋白能否相结合,分别以单独表达pp38或pp24的重组质粒pcDNA-pp38或pcDNA-pp24及能同时表达这两个基因的重组质粒pBud-pp38-pp24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用pp38特异的单克隆抗体H19对转染细胞的裂解标记物进行免疫沉淀实验.结果表明,H19可沉淀pp38,但pp24只是在pp38同时存在时才被H19沉淀,而在pcDNA-pp24单独转染的处理样品中不能显示pp24的条带.这证明了,pp24是通过与pp38的结合而被共沉淀下来的,显示pp24和pp38在天然状态下可以形成异二聚体或多聚体.上述两个独立的实验结果表明,pp38和pp24是以聚合体的形式结合于该双向启动子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CR-DHPLC检测新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fimY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rfA和hlyA基因序列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61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试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进行灵敏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较高,检测低限可达到为181CFU/ml。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某实验动物中心裸鼠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诊断。方法对发病裸鼠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以及血清学试验。结果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凝集试验,确诊为嗜肺巴斯德氏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性疾病。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而对红霉素已经产生耐药性。结论为巴斯德氏菌病原鉴定与疾病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危害公共卫生和食品行业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致病菌.PCR技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到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之一.就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中的特异性鉴别基因、模板DNA制备等关键因素及多重PCR、巢式PCR、反转录PCR与定量PCR等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云南高原鳅属洞穴盲鱼一新种——邱北盲高原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和2006年,在云南省邱北县腻脚村一喀斯特洞穴深处各采到一批盲鳅标本,经鉴定,为高原鳅属(Triplophysa)一未记录的新种--邱北盲高原鳅。新种具有的特殊头形及可数性状等特征,与中国已记录的穴居高原鳅均不同,而与分布于金沙江水系的前鳍高原鳅(T.anterodorsalis Cao et Zhu)相近,但新种有下列特征可与之相区别:1)无眼vs.眼正常;2)背鳍分枝鳍条7vs.8-9;3)尾叉形vs.尾微凹。新种与同水系(南盘江)的大斑高原鳅(T.macromaculata Yang)也较相近,但可与之相区别:1)无眼vs.有眼;2)无色素vs.有斑;3)尾叉形vs.尾微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