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凉螈繁殖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宇舟  王刚  黄蜂  何流洋  束潇潇  谢锋 《生态学报》2019,39(9):3144-3152
大凉螈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其种群数量目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然而涉及该物种保护的繁殖生态学研究仍十分匮乏。通过融合围栏陷阱及标志重捕的样方调查法,对大凉螈石棉栗子坪种群繁殖个体和变态登陆幼体的迁徙、繁殖群体种群大小、繁殖场内雌雄有效性比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运用Jolly-Seber法估测了繁殖种群大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了不同时期进入繁殖场的雄性大凉螈头体长及体重,运用t检验或者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雌雄性间形态上的差异,运用t检验、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野外抱对雄性与非抱对雄性间的体征差别,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了雌性产卵量与其身体形态的关系,同时观察了卵的孵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凉螈的繁殖季为每年的4月下旬到7月下旬,幼体最早于8月上旬变态登陆。估测调查地繁殖场内雄性大凉螈繁殖种群大小约为391尾,雄螈较雌螈更早进入繁殖场且在场内停留时间更长,体重较轻的雄螈较晚迁入繁殖场。有效性比明显偏雄(雌/雄:0.03—0.10)。雌雄间具明显性二型性,雌性个体的头体长、体重及肥满度均大于雄性,而雄性的尾高和尾长占全长的比例则大于雌性。对比自然抱对雄性和非抱对雄性个体发现,抱对个体在头体长、体重和尾高等体征方面显著大于非抱对个体,暗示这些形态特征可能在雄性竞争配偶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雌螈在室内条件下平均产卵数为176枚,产卵历时2—4 d,产卵量与雌性肥满度正相关,卵的平均孵化期为15.7 d,孵出幼体平均全长为9.74 mm。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有限资源合理投放到关键区域, 实现物种保护成效的最大化, 找出质量最好的栖息地及它们之间的迁徙通道是制定保护规划的第一步。本研究以三江源的雪豹(Panthera uncia)栖息地为对象, 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 利用物种分布模型、保护规划模型和连通度分析工具, 找出了三江源地区雪豹的核心栖息地分布和潜在迁徙通道位置, 分析了目前保护中的潜在威胁, 并提出了针对三江源西、中、东三块区域的不同保护对策。结果表明: (1)三江源西部核心栖息地比较小而破碎, 但迁徙通道较多且没有明显窄点, 未来应关注青藏线的潜在阻碍作用, 同时应防范道路沿线的野生动物盗猎; (2)中部区域横跨玉树-杂多-囊谦的雪豹栖息地是三江源最大的核心雪豹栖息地, 在连通其他种群中也处于中心地位, 应通过种群监测确定其健康稳定, 对开发、偷猎等威胁防微杜渐, 保持其源种群的作用; (3)东部区域人口密度高,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 需保证阿尼玛卿、年保玉则两块核心栖息地的质量, 并重点监测甘德县境内的省道处雪豹的迁徙通道是否畅通。三江源地区雪豹栖息地总体质量较好, 建议将维持核心源种群的稳定性, 保持种群间迁徙通道的畅通作为三江源的雪豹景观保护工作的整体目标。未来应充分利用天地一体化监测手段, 开展重要保护物种栖息地状况的评估和预警, 尤其是非保护地区域物种核心栖息地的开发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3.
塔城盆地大鸨迁徙前期种群分布与集群大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0月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塔城地区大鸨指名亚种Otis tarda tarda迁徙前期种群分布与集群特征。调查面积约2000 km2。调查期间共记录大鸨54群374只,主要分布于阿不都拉乡、恰夏乡和168团3个区域。受食物可利用度影响,迁徙前期塔城大鸨主要在冬小麦和春小麦留茬地中采食。不同分布区域和栖息地类型没有影响大鸨的平均集群大小。农田生态系统食物资源分布均匀,导致迁徙前期大鸨多集小群,偶集大群,以避免集大群而带来的资源竞争。  相似文献   
4.
鸟类的行为还吸引了人们的想象力。它们仅仅凭借着飞翔就能激发几代诗人的灵感,它们的迁徙让科学家们感到震惊。斑尾塍鹬每年在夏季繁殖地和冬季觅食地之间的迁徙距离达到11500公里,从阿拉斯加到新西兰,不间断的8日飞行,如同史诗般令人瞠目。  相似文献   
5.
江苏盐城盐城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中部盐城市沿海地区,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以保护湿地珍禽和海涂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候乌的迁徙通道为主。1 992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京津唐高速→京沪高速→徐州→徐盐高速→盐城。地方特产:蟹豆腐、醉泥螺、麻虾酱。  相似文献   
6.
鸟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董路  张雁云 《生态学报》2011,31(14):4082-4093
分子系统地理学是当代生物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重建种内和种上水平的系统发育关系,阐释进化历史,并通过分析近缘生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其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间的相关性构建生物区系历史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结合的产物。中性进化学说和溯祖理论分析的建立,以及线粒体DNA和微卫星标记等分子遗传标记的应用,为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近年来,分子系统地理方法在鸟类学研究中的应用揭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认知的发现,为准确而深入的了解鸟类分子系统地理格局的差异和不同类群的起源中心提供了新颖的证据。目前的研究多从隔离分化说和扩散说的角度对鸟类分子系统地理格局的成因进行分析,而迁徙行为不同对鸟类系统地理格局的影响为成因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角度。结合区域特点的比较分子系统地理研究,在更广泛的地域和更多类群中开展研究是我国鸟类分子系统地理研究的方向。此外,展望了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分子生态生物地理研究具有的潜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受伤和体弱白鹤的救护及放归是白鹤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2014—2016年间,先后对8只救护白鹤和2只野生白鹤进行环志并安装卫星跟踪器,根据所获得的卫星跟踪数据来分析比较救护白鹤与野生白鹤在秋季迁徙路线和在重要中途停歇地的最大日活动距离、活动区分布和面积、生境类型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显示,救护白鹤放归当年与放归次年以及救护白鹤放归当年与野生白鹤的秋季迁徙路线和活动规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救护白鹤放归次年与野生白鹤之间差异不明显。(1)放归当年,4只救护白鹤在农田和水塘停歇1个月左右,停歇时长明显高于野生白鹤和放归次年的救护白鹤。(2)救护白鹤放归当年在跨海方式、登陆地点、停歇地点以及登陆后的迁徙方向上表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其中部分个体在迁徙过程中有停顿徘徊、迷失迁徙方向的现象,且跨越渤海和大别山的距离大于放归次年的救护白鹤和野生白鹤。(3)救护白鹤放归后4天内每日最大活动距离小,而后高低分化明显,无明显规律,而救护白鹤放归次年的每日最大活动距离规律变化与野生白鹤较一致。(4)与救护白鹤放归次年以及野生白鹤的活动规律相比,救护白鹤放归当年的栖息地位点变化频繁,具体表现为生境类型选择的多样化,且无明显规律,同时活动区面积较小。探索救护白鹤放归野外后与野生白鹤迁徙路线和活动规律的差异,对救护白鹤的科学放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野生水鸟迁徙规律及其监测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全球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备受世界关注,候鸟带毒且野生水鸟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库已被世界公认,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对2006~2008年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市野生水鸟春季迁徙从2月下旬开始,4月初达到迁徙高峰;9月下旬开始秋季南迁,11月下旬达到迁徙高峰.并分别对北京地区雁鸭类、鹬鸻类、鹭类的迁徙规律进行了分析;根据北京的气候特点分析了野生水鸟的分布和迁徙特点;根据禽流感病毒与温度的关系,提出了北京的重点监测时期及物种.  相似文献   
9.
在一系列关于野生动物生活史和相关行为主题的纪录片中,法国导演雅克佩兰推出的记录片—《迁徙的鸟》,绝对是永恒中的经典。通过揭示鸟类生活史最为绚烂的周期—迂徙—的壮美,导演用最美的故事和场景打动了人心。观看影片的人们,随着鸟儿,完成了从南极到北极、从热带到苔原、从低地到喜马拉雅波澜壮阔的迁徙旅程。  相似文献   
10.
辽宁老铁山雀形目鸟类秋季迁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4年秋在辽宁旅顺老铁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鸟类环志和直接观察的方法,对该地区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秋季迁徙规律进行了研究。5年共环志11 040只雀形目鸟类,发现8种保护区新记录种。结果表明,鸟类迁徙高峰大都集中在10月中下旬;气候条件与鸟类迁徙关系密切;不同年份优势种及种群数量均不同;鸟类的迁徙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集群现象,但不同种类迁徙的种群大小又有差别;2004年雀形目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少于前4年,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