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6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娟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2009,29(6):3231-3240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油松林自然化发育过程中的植物叶片与土壤养分库和碳库的变化规律,采用典型样地法,以子午岭林区天然油松群落为参照,选择了不同立地条件的人工油松林,分别对其土壤的氮库、碳库及植物叶片养分库和碳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松针叶C、N、P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99.5±63.75)mg/g、(8.53±0.50)mg/g和(0.94±0.64)mg/g,叶片C含量大小依次为阳坡天然林>阴坡天然林>阴坡人工林>阳坡人工林,阳坡人工林叶片N、P含量显著高于阳坡天然林.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林叶片C/N、C/P差异显著,叶片N、P和N/P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是叶片C含量差异不显著.油松叶片C含量与N、P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N和P之间的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立地的油松林除40~60cm土层土壤C、N含量无显著差异外,0~20cm和20~40cm两个土层的人工林土壤C、N含量显著高于天然林,同时阳坡人工林土壤C、N含量显著高于阴坡人工林.0~20cm、20~40cm两个土层土壤C含量与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植物N、P均呈显著正相关.子午岭林区阳坡的人工油松林不仅叶片养分含量较高,而且林地土壤是该区土壤的最大养分库和碳库.  相似文献   
2.
3.
脂多糖保守表位模拟肽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针对脂多糖保守表位的单抗2B4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通过噬菌体ELISA实验及脂多糖(LPS)竞争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克隆.经三轮筛选后,与抗体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明显富集,噬菌体ELISA结果显示,阳性率达80%.将其中12个阳性噬菌体克隆做鼠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LPS竞争抑制实验,抑制作用非常明显,有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证明这12个克隆与LPS具相似表位.DNA测序并推导噬菌体展示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PPQWFFSQPQL(5/12,41.7%),LPQYFWNTATTA(3/12,25%),FPQNHWNVPWAT(2/12,16.6%),HSQSFWNAPLAM和AHPWTHGYFPPL(1/12,8.3%).实验结果表明,用2B4抗体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克隆可模拟保守表位,即脂多糖的模拟肽(位).  相似文献   
4.
结核分枝杆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方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芯片、基因中断、基因互补法、差示荧光诱导法、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DNA库免疫、细菌人工染色体库是结核分枝杆菌研究的主要方法。综合利用上述技术可能是我们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3种果树幼苗光合及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7~8月份,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人工种植的桑树(Morus albaL.)、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L.)和杏树(Prunus armeniacaL.)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它们在相同生境条件下光合响应特征、水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用隶属函数值法对3种果树幼苗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种果树幼苗光响应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当光合有效辐射(PAR)在0~200μmol.m-2.s-1之间变化时,净光合速率(A)随着PAR的增大呈直线增大,当PAR>200μmol.m-2.s-1时,A随PAR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2)3种果树幼苗的光响应参数最大光合速率(Amax)、曲角(K)、表观量子效率(φ)、暗呼吸速率(Rday)、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以及光合色素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桑树具有最大的Amax、φ、Rday和叶绿素含量,而杏树的LSP最高,LCP最低,因此桑树具有最大的光能利用效率,而杏树能更有效地利用强光进行光合作用;(3)3种果树幼苗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除沙枣和杏树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含量差异在3种果树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4)在本研究期间3种果树的抗逆性表现为沙枣>桑树>杏树。研究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的3种果树幼苗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体现了植物对环境条件适应的一致性,但是各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差异所导致。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渭北旱塬免耕秸秆覆盖对春玉米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碳库管理指数(CMI)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而明确该区免耕覆盖的适宜年限,于2001-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设置了不同年限处理:1年(S1)、3年(S3)、5年(S5)、8年(S8)和10年(S10)的免耕秸秆覆盖定位试验,以常规耕作(CK)和10年免耕不覆盖(CK)为对照.结果表明:与CK相比,S1、S3、S5、S8和S10处理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分别提高7.6%、13.5%、25.4%、48.6%和79.0%:LOC分别提高40.1%、51.5%、102.4%、78.4%和75.3%;CMI分别提高49.4%、61.2%、126.8%、85.4%和75.3%.春玉米产量、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分别与LOC和CMI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与TOC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LOC和CMI较TOC更能快速准确地反映不同年限免耕覆盖对土壤碳库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作为渭北旱塬免耕秸秆覆盖生态效应的评价指标,且该区覆盖年限以5~8年为宜.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及香溪河库湾理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3年6月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对香溪河库湾的常规监测,对该水域的理化特征及其动态进行了分析,并与三峡水库库首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库湾TN、NO3-N浓度要显著低于库首,前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29mg/L,0.88mg/L,后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62mg/L,1.22mg/L。而PO4-P则是库湾显著高于库首,并且在7—9月库首的TP/PO4-P有显著提高。结果同时表明库首的水土流失较严重,而库湾则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最后对TSIM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TP、TN都处于高水平,库首呈现中营养化(TSIM>37),而库湾则呈现严重富营养化(TSIM>53)。  相似文献   
8.
民勤绿洲边缘地下水位变化对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民勤绿洲边缘,利用空间区域不同地下水位(湖区8~12m,泉山区15~17m,坝区20~23m)和时间序列(1984~1992年)民勤沙井子地区地下水位下降(7.45~11.65m)梯度,研究地下水位下降对荒漠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均减小,种群退化;时间序列地下水位下降,白刺种群在扩展,其它植物种群在退化。白刺种群生态位宽度在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中最大,是该区的建群种。由于白刺种群在地下水位7.45~11.65m范围内扩展,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治理中地下水位达到该范围是一个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已选出了多条与靶结合的肽. 然而,即使是体内直接筛选得到的,肽与肿瘤或靶器官的体内结合并不理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噬菌体在体内的循环, 通过MAG3 99mTc标记噬菌体肽库,研究了肽库在体内分布. 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99mTc-噬菌体主要分布在肝和脾中,而心脏、肌肉、脑和胰腺这些器官或组织中的分布非常低. 99mTc-噬菌体在胃、肠和骨中的累积,随着时间延长在不断升高,其他器官中的吸收则在不断降低. 从5 min到30 min,99mTc-噬菌体在血中清除迅速. 当噬菌体在体内循环足够长的时间后,一些噬菌体颗粒可以穿透血管进入并内化在器官或组织中. 总之,为了筛选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性的肽,应该根据靶器官和筛选部位的不同,在筛选前确定合适的噬菌体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反映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国内公开刊号为CN43-1266/Q,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7847,CODEN:SKYAFL。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及少量反映国内外重大进展或热点问题的快讯或综述性文章,覆盖的主要学科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