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2篇
  免费   2789篇
  国内免费   329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822篇
  2011年   791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1275篇
  2007年   809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786篇
  2004年   655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649篇
  2001年   549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316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设有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和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本研究结合医学院校特点,充分利用"医"和"药"的资源,合理安排实验项目,构建了科学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结果表明该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操作能力显著提高。为强化发酵工程教学,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将成必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克罗恩病营养障碍患者血清IGF-I、IGF-IR及IGFBP-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和醋酸泼尼松龙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混悬液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GF-I、IGF-IR及IGFBP-5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F-I、IGF-IR及IGFBP-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F-I、IGF-IR及IGFBP-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够降低克罗恩病营养障碍患者血清中IGF-I、IGF-IR及IGFBP-5水平,改善肠纤维化和营养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阿尔兹海默病中一个重要的病理特点是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其与Tau蛋白具有密切的关系。Tau蛋白是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正常Tau蛋白可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其有效聚合形成微管。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则会自我聚集,进而导致NFTs的形成。近年来,国内外就Tau为主要靶点治疗AD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Tau蛋白在AD中的病理学意义,与Aβ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以Tau为主要切入点对AD进行治疗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影像资料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后凸畸形矫正情况、Frankel分级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脊柱结核,术中27例植入大块自体髂骨,23例植入自体肋骨捆绑植骨。24例采用椎体侧前方钉棒内固定,26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血管损伤及血气胸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红细胞沉降率获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明显获得矫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脊柱损伤程度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改善红细胞沉降率,而且可以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两个高表达人TNFα和IL-1β细胞系,建立抗炎药物筛选细胞模型。方法:运用PCR的方法从载体pCMVSport-TNFα和p CMVSport-IL1β上扩增目的基因,以亚克隆方法将目的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pFLAG-CMV中,用单酶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重组效果,然后将重组成功的质粒转入HEK293细胞系内,挑选能够稳定表达并遗传的单克隆细胞株,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其表达效果。结果:三种鉴定方法均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株T3、T4均能较高表达炎症因子TNF-α;细胞株I2、I3、I5均能较高表达炎症因子IL-1β。结论:成功构建了TNFα和IL-1β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为筛选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粤北地区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BPJ)后期回迁重点区域。阐释后期褐飞虱回迁对粤北稻区的影响,可为其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对2006—2012年粤北地区秋季回迁的褐飞虱主要峰次进行轨迹模拟,用气象制图工具Gr ADS分析2011年粤北褐飞虱回迁的降落机制,解析粤北地区后期回迁褐飞虱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结论】(1)粤西北地区主要虫源地分布于湖南南部、福建南部和江西,粤东北地区虫源地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东南沿海稻区。其中,地形因素是造成两地虫源差异的主要原因。(2)通过粤北地区2011年秋季几个迁入高峰日各气象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能为主降区输入褐飞虱虫源;低层切变线和强降雨过程是造成粤西北褐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主要因素。(3)2011年粤北晚稻褐飞虱出现两个回迁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随着晚稻进入分蘖抽穗期,良好的食料条件加之两次较大的回迁峰加重了褐飞虱对晚稻的危害。(4)8—9月份虫源地适宜的温度以及降水条件造成褐飞虱增殖暴发重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犊牛沙门氏杆菌病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等等,结合这些情况给出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2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实施内固定前后及随访1年后脊柱损伤、骨折复位的恢复情况,Cobb角、前缘高度百分比、后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结果:各时期A级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B-E级中,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缘高度在治疗前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与治疗前相较,呈显著差异(P0.01),但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真菌培养过程中,对其个体形态与群体(菌落)形态进行实时观察与鉴定是很必要的。本文利用半培养基培养法结合显微操作技术,对丝状真菌个体与群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染色与制片,不破坏菌丝正常生长状态,可实时进行形态学检测,对多个菌种在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菌丝与菌落特征进行观察,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从而降低了成本及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类球红细菌3757产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先采用超声波法、酸溶法、研磨法、冻融法、酸溶辅助超声波法和冻融辅助超声波法优化了从类球红细菌3757菌株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方法,然后开展了酸溶辅助超声波法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最后进行了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酸溶辅助超声波法是较优的提取方法,丙酮是较好的提取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波处理总时间20 min、酸浓度3 mol/L、酸溶时间25 min、超声波振幅40%、超声工作/间隔时间2 min/1 min、酸溶温度27℃,实验重现较好。优化后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较优化前提高了74.8%,为其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