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浅水湖泊的重要特性之一,由风浪等动力作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藻类的初级生产力、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长季节(5-6月)在太湖梅梁湾湖岸的中宇宙模拟实验,比较在同样的外源负荷下浮游藻类对不同的沉积物再悬浮程度的影响特征,以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实验在约250L的大桶中进行,通过位于沉积物-水界面的水泵的动力作用,模拟了三个不同程度沉积物再悬浮:无再悬浮即对照、弱悬浮和强悬浮程度。实验结果显示:(1)对照、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悬浮物浓度呈显著性梯度变化,平均值分别为5、30、40 mg L-1,水下20cm光密度分别为表面光密度的80%、35%和25%。TN和TP在悬浮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生物可利用的各种溶解性营养盐形式对再悬浮的响应特征不明显。(2)浮游藻类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再悬浮的响应显著。对照组的Chla在整个实验阶段都很低,强悬浮组和弱悬浮组的平均Chla分别5倍和2倍于对照组。实验初始浮游藻类群落种类多样性低,优势种群主要为隐藻(隐藻属Cryptomonas spp.和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再悬浮处理显著促进了隐藻的生长,但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优势种群演替为微小型种类蓝隐藻和绿藻门的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 sp.)。(3)以相对丰度为统计数据,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再悬浮的响应显著,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的枝角类大型种类溞属(Daphnia spp.)丰度显著高于再悬浮处理组,枝角类小型种类象鼻溞属(Bosmina spp.)和网纹溞属(Ceriodaphnia spp.)、轮虫丰度则呈相反趋势。可见,再悬浮促进了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和水下光照的衰减,还影响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使其向摄食藻类能力较差的种类演替,从而在上行(bottom-up)和下行(top-down)两个方面影响了浮游藻类的现存量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部分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是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NaOH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液变粉红色,就可以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到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再通过测量Na0H扩散进入了“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笔者在试做该实验时,感觉到由于NaOH属于强碱.有一定的腐蚀性.再加上用量较大,给实验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在分组实验时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完成实验。所以设想以淀粉代替酚酞,碘液替换NaOH来改进该实验.通过再次试做取得了较好效果.制备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综合性和思维性都十分显著。复习教学中可以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教学过程,用细胞学知识验证遗传的基本规律,用模拟实验直观感知遗传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室模拟蓝藻的早期成岩过程,获得微生物转化无定形体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形态观察,以及生化成分和碳氢氮元素分析,为干酪根早期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现代对比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蓝藻在模拟过程中不断被降解,到模拟实验的第95天,蓝藻产荧光物质基本被降解完全,样品呈无定形体状。微生物作用使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粗脂肪含量上升到12.96%;经微生物转化作用后,蓝藻中的C,N元素含量明显减少,N元素含量比新鲜蓝藻中N元素含量降低了26.98%。可见早期成岩过程中微生物作用使蓝藻形态朝无定体转化,有利于脂类成分的增加,利于成烃。  相似文献   
5.
续前末梢神经的磁刺激导言1984~1985年间,上野照刚S.Uene等〔4,5〕,采用磁刺激法使神经出现兴奋,即用电磁感应磁场和脉冲磁场进行磁刺激的。传统上用电容器充放电法产生的脉冲磁场的波形,是一种衰减波,尚不能形成矩形波和正弦波。这样就无法对神经的磁刺激过程进行详细地研讨。为此上野等在1987~1988年间,发表了采用任意波形发生器所提供的矩形波磁场所开展的磁刺激研究〔6,7〕。上野等又对任意波形发生器所产生的梯形波进行放大,所用的8字形线圈,其匝数为10,外径为100mm,内径为60mm。…  相似文献   
6.
“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人教版)安排了模拟探究性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该实验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学生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至真实的细胞,明确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效率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的关系,笔者在模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构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高度关注,城市生态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站(简称城市生态站),作为能够跟踪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手段,在国内外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分析国内外城市生态站的研究经验和实践过程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站的科学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特别就城市生态站的观测工作、模拟实验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基本框架和工作内容进行了论述,可以作为城市生态站建设的设计思路。为我国新建和完善城市生态站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6个洞窟中的51个典型变色颜料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发现其中的细菌有6个属,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和产碱菌属;霉菌有5个属,优势菌为青霉属。将分离得到的菌种,通过模拟试验证明,枝孢霉、黑曲霉和2种特殊细菌对壁画红色颜料变色和胶结材料的老化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树冠结构参数及附近风场特征的风洞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风洞模型实验,分析了树冠结构参数(疏透度β、透风系数α)和际近的风速场特征,结果表明,透风系数与疏透度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α=β^0.6,树冠附近的风速减弱区为椭球形立体空间,减弱区随树高,冠幅的增大而增大,随透风系数(或疏透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水平和垂直剖面上,等风速线分别为椭圆形和椭圆线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