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道产自辽宁北票三宝营土城子组2种木化石及10种植物化石(包括5新种)。它们反映了干旱气候条件下沙漠绿洲型的植被特征,时代属时代属中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2.
亚洲杉木[Cunninghamia asiatica(Krassil.)comb.nov.]是一个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早白垩世化石种,该种以往定为Elatocladus manchurica或Elatides asiatica。通过详细对比,发现它与现生杉木属植物无论枝叶形态,还是表皮结构均很相似,从而确立了该种的自然分类位置,同时,也把杉木属的深化史自晚白垩世至少追溯到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下白垩统沙海组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白垩纪木化石产出层位,其产出的木化石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尽管前人开展了部分研究,但目前对沙海组木化石植物群组成特征的认识仍相对薄弱.本文报道了辽西义县上石洞沟地区沙海组产出的木化石新材料,共鉴定出2属3种,分别为:Phyllocladoxylon cf.eboracense(Holden)Kr?usel、Xenoxylon conchylianum Fliche 及 X.watarianum Nishida and Nishida.此发现丰富了对沙海组木化石多样性特征的认识,为揭示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的森林组成特征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本文总结了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木化石的多样性特征,从木化石的角度推断辽西地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森林植被面貌可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更替.此外,本文对比了辽西地区侏罗纪及白垩纪异木属木化石种级多样性,认为该属在辽西地区晚中生代一直是优势类群,但种级组成上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木化石对于重建地史时期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恢复古生态环境和古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国内外在中生代木化石森林重建的理论创新及实践研究方面已有一系列积累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地史时期古森林群落的重建提供了依据。文中重点介绍高精度化石森林重建的方法,包括野外信息采集、后期数据处理及软件运用等,并基于四川、重庆及新疆等地侏罗系中保存完好的木化石,开展高精度化石森林重建,揭示和重建侏罗纪不同时期森林植被的总体面貌,进而推断和探究古气候变化以及古生态和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采自江苏徐州煤田新工矿太原组20号煤层底板砂岩中一种木化石,这种木化石的解剖构造与台木属接近,但具射线管胞,与国内外所描述过的石炭纪,二叠纪密木型木化石均不一样,因此建立一新属-斯氏木属。  相似文献   
6.
希腊莱斯沃斯岛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木化石产地之一, 出露有由中新世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大规模矿化森林, 保存有大量的植物以及部分动物化石。其中大多数木化石横卧或直立原地埋藏, 并保留比较完整的根系, 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新生代矿化森林生态系统。本文对莱斯沃斯岛已报道的木化石进行详细梳理分析, 共计8科15属32种, 包括裸子植物6科11属22种, 被子植物2科4属10种, 并着重介绍了发现自莱斯沃斯的代表性木化石特有类群系统古生物学属性。通过木化石反映的植物类群, 初步恢复莱斯沃斯岛中新世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 总体比较温暖潮湿, 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最后对莱斯沃斯岛木化石的埋藏环境进行了简要讨论, 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木化石资源虽然很丰富, 但研究程度相比叶片化石要低得多, 且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和西南地区, 研究领域大多局限于分类学方面, 而木化石分析与古气候、古生态等领域的交叉和系统研究还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木化石的保存方式都为石化或矿化保存, 而木乃伊化保存的木化石则非常罕见。木乃伊化保存的化石在植物分类、系统演化及古气候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近年来, 本团队在华南地区发现大量木乃伊化保存的新生代木化石, 它们分别产自广西南宁盆地晚渐新世邕宁组、广西桂平盆地中新世二子塘组以及广东茂名盆地晚更新世地层中。本文总结了这些木乃伊化保存的木化石的研究进展, 包括多样性组成、古植被、古气候及古生态等特征, 并对木兰属、蒲桃属和枫香属的植物地理史进行了讨论。综合分析植物群组成特征和木材生长轮以及木化石中具有气候指示意义的解剖结构特征, 推测广西南宁盆地晚渐新世时期生长着常绿(少数落叶)阔叶林, 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节性气候; 广西桂平盆地中新世时期生长着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 (阔叶为主), 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广东茂名盆地晚更新世生长着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 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至热带季风气候。这是中国低纬度地区首次系统研究木乃伊化保存的木化石, 为新生代植物群的系统演化和古环境分析等提供了重要的木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8.
湖北第三纪双子叶植物木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的木化石产自湖北新洲县阳逻镇的砂砾岩中,计有Laurinoxylon dabieshanense Yang(sp.nov.),Canarioxylon noduliforme Yang(sp.vov.)和Cornoxylon hubeiense Yang(sp.nov.),它们似属第三纪植物。木化石的解剖特征表明,这些植物当时生长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方差分析区别具台木类木材的三个种:太原台木(Dadoxylon taiyuanensis),生根无髓根(Amyelon radicans)和徐氏无髓根(A.xui),并同国外的种比较,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能定量地研究植物性状之间的区别,并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简介了化石的形成过程、保存及分类,并重点报告了中国辽西地区化石的成因、种类、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