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由于诊断不明或诊断时间较长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并不罕见。近年来,由于新型病原体感染报道层出不穷,现有病原体出现耐药也十分普遍,导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核酸适配体是通过体外反复筛选或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筛选出来的一类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寡核苷酸序列,具有靶向结合目标分子的能力,可用于病原体检测和新型治疗性药物的开发。适配体已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显现良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有望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发感染性疾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指在过去20年中发病率显著增加或是在不久的将来威胁会增加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包括由于原有物种进化或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新的感染、在一个新的地方流行的已知的感染、由于生态进化而出现的新的感染以及由于已知病原体发生耐药突变而导致的感染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微生态制剂防治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3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6)与观察组(n=66)。对照组患儿施以常规药物防治,观察组患儿应用益生菌进行防治。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腹泻持续时间、治疗后病情、血常规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观察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2.41±1.08)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7±1.89)d。观察组患儿治疗3 d后腹泻频率≤2次/d的发生率为24.24%,低于对照组的60.6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脱水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2.73%。观察组患儿血常规与肝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促进大便恢复正常,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微生态制剂防治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3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6)与观察组(n=66)。对照组患儿施以常规药物防治,观察组患儿应用益生菌进行防治。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腹泻持续时间、治疗后病情、血常规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观察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2.41±1.08)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7±1.89)d。观察组患儿治疗3 d后腹泻频率≤2次/d的发生率为24.24%,低于对照组的60.6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脱水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2.73%。观察组患儿血常规与肝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促进大便恢复正常,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5.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采用与定量PCR相同的荧光化学原理和不同的数学原理来实现对靶标核酸序列的绝对定量,其摒弃了对外部参照的依赖,同时具有更高的数据精密度,提高了重复性和再现性。数字PCR的应用涵盖生命科学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医学检验领域,其对疾病相关核酸分子标记的准确分析,为疾病的早期诊断、进展监测、疗效评估提供了动态量化指标。数字PCR的出现将推动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迈入精准定量阶段。本文就数字PCR尤其是微滴式数字PCR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住院患儿分为脓毒血症组、菌血症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病毒)感染组,20例正常查体作为对照.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PCT,同时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常规方法检测白细胞(WBC).结果:90例患儿中,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90.0%、84%和36.0%,非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5.0%、72.5%和7.5%,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CRP差异不显著,WBC阳性率明显低于PCT.脓毒血症组、菌血症组、局部细菌感染组血清CRP阳性率分别为100%、92.5%和87.5%,阳性率与细菌感染程度成正比.PCT升高程度与患儿住院时间成正比.结论:患儿血清PCT检测是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明显优于CRP和WBC检测,PCT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住院患儿166例,分为细菌感染组72例,病毒感染组9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水平,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SAA和CRP浓度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病毒感染组SA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中重症组SAA和CRP浓度显著高于轻症组,轻症组SAA和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A和CRP单独检测阳性率较低,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检出率。结论 SAA和CRP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疗效动态观察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很多人都悲观地预测医药产业行将消亡,但至今尚未应验,事实上患者活得很好。药品监管者制定的新法规已受到产业的热捧,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的“突破性疗法”、“合格感染性疾病产品(qualified infectious disease product,QIDP)” 认定以及如今在很多国家都已深入人心的孤儿药法规。医药公司往往很务实,及时果断摈弃开发计划中表现欠佳的项目,这样虽对计划进行了瘦身,却提高了项目质量。2013 年医药企业仍趋于继续通过并购以巩固在产业中的地位,提升效率。综述2013 年医药产业林林总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表达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1~2013-07住院患者75例,包括脓毒血症患者47例,其中重度感染患者25例设为观察1组、中度感染患者22例设为观察2组;非感染炎症患者10例,设为观察3组;其他疾病患者18例,设为观察4组;以及本院健康体检者21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同步定量检测各组的PCT、CRP、WBC指标,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间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比较。结果:观察1、2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2组间除WBC外其他各项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4组与1、2组比较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观察1、2组内HLA-DR/CD14与PCT、CRP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WBC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HLA-DR/CD14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HLA-DR/CD14和PCT、CRP、WBC,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评估、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类器官(organoid)是体外3D培养组织干细胞所形成的多功能细胞团,具有自身增殖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在空间和结构上与来源器官组织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相似,可用于模拟体内组织细胞生长、分化及器官形成过程,在药物筛选与评价、生物医学材料及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能。当前在感染性疾病研究方面,越来越多数据表明不同类器官组织可用于在体外模拟病原入侵和引发疾病过程。鉴于此,本文对类器官组织在病原感染相关疾病模型上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