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在急诊难治性医源性肾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急诊难治性医源性肾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行介入下肾动脉血管造影,根据造影表现确定出血责任动脉,并行栓塞治疗,术后观察临床止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72例患者,介入血管造影呈阳性结果64例,包括血管出现单纯造影剂外溢12例,单纯假性动脉瘤19例,单纯动静脉瘘8例,9例患者合并两种造影表现,以及16例患者呈现动脉出血的一些间接征象。阳性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止血率为100%。72例患者介入术后3 d血白细胞、血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血肌酐及尿素氮较介入术前轻度升高(均P>0.05);其中30例患者介入术后7 d再次检测血肌酐及尿素氮,较介入术前基本恢复正常(均P>0.05)。住院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肾衰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急诊难治性医源性肾出血患者,具有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孕产妇5分钟紧急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13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剖宫产流程分为对照组(n=68,常规紧急剖宫产流程下进行手术)及观察组(n=71,5分钟紧急剖宫产)。观察两组孕产妇的手术情况、手术反应时间、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进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时间、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DDI)、决定手术至进手术室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更短,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根据新生儿不良结局将孕产妇分为不良组(n=38)、良好组(n=1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受教育程度、新生儿体重、孕周、剖宫产类型、DDI、妊娠合并症、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新生儿体重偏低、剖宫产类型为I类剖宫产、孕周偏短、DDI偏长均是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危重孕产妇5分钟紧急剖宫产可缩短各项手术反应时间,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此外,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与受教育程度、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类型、孕周、DDI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士责任区域包干救护模式在急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士责任区域包干制用于192例断指伤患者的急诊救护。结果该法提高了护士执行基础护理的及时准确率,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主动学习、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成就感增加;每位护士都参与了患者的管理和其他区域护士的管理,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创建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结论护士责任区域包干制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急救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4.
优质护理是患者在新时期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我院贯彻落实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活动,并于2011年获全国优质护理示范医院.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我科探索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急诊教学管理中,扎实抓好岗位培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优质服务,逐步实现了护生责任分管病人,摸索出有利于护生职业发展的学习工作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优质护理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儿科急诊患者采取C-反应蛋白检测判断患儿是否存在严重紧急病症情况,观察临床甄别的效果分析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在本院选取儿科急诊患者资料580例,患者资料收集的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5年12月近半年时间内。以上患者资料均属患者家属自愿提供。上述患儿出现高烧或者是肺部感染等类型疾病,以上患者资料均属患者家属自愿提供。针对患者病症采取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患儿病症程度。结果 C-反应蛋白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协助医生检测出患儿病症情况,区分危险和严重病症,并作为进一步深度治疗的依据。结论 C-反应蛋白对于儿科急诊的辅助效果明显,能够通过对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观察出患儿病症程度,更加有助于提早为患儿治疗,辅助医生抢救患儿生命,给患儿家属救治希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方法。方法:参照5级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和急诊危重病降阶梯治疗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20例急诊治疗昏迷患者进行规范化分诊、急救护理,回顾性分析其诊疗效果。结果:120例昏迷患者有90例(75.00%)治愈出院,17例(14.17%)因病情平稳转至相关科室进行治疗,13例(10.83%)病死,急诊治疗总有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9.17%和10.83%。结论:分诊和急救处置的规范化对患者治愈和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到2021年9月选择在本院急诊的下肢复合组织缺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下肢外侧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与随访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急诊修复治疗,所有皮瓣都创面都Ⅰ期愈合,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皮瓣血供优良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84.8 %(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血肿、伤口感染、血管危象、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 %,低于对照组的27.3 %(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的皮瓣保护性感觉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78.8 %(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在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皮瓣血供优良率,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远期的皮瓣保护性感觉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就诊及付费行为模式。方法 定义内急诊就诊流程,计算急诊挂号人次数分布情况等。结果 医院急诊量大,患者缴费次数多。结论 预交金付费模式是改变传统就诊模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排队拥堵现象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急诊抢救的556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2.88%;其余患者均经紧急抢救及行必要实验室检查,病情稳定,好转率达97.12%。平均抢救时间为(1.37±1.05)h。结论强化多发伤的急诊科早期救治,树立创伤急救"黄金1 h"观念,是提高多发伤患者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现状。方法 以黑龙江省7个城市20家三级综合医院为调查对象,对2010-2012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护比例不均衡,护理人员与医生学历差距较大,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过重;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掌握良好;分诊流程不合理,分级标准掌握不熟练。结论 应加强医护队伍建设,减轻医护负荷;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能,规范分诊标准,培养专职分诊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