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1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6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能源植物芒草研究进展与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草是一类多年生的C4草本植物,因其具有生物量大、纤维素含量高、灰分低、热值高、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高产纤维类能源植物之一,因而成为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能源芒草的研究进展与综合利用现状,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核桃木本油料林是我国粮油安全战略的特色经济林,国家积极鼓励、扶持发展核桃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本文分析了丘北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并提出了加快丘北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以完整的生物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合适的分析测试手段检测靶向或非靶向代谢物,结合统计模型进行分析解释。随着微藻研究的深入,微藻与代谢组学结合探究分子作用机理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总结代谢组学的发展概况、研究流程及常用分析技术特点和代谢组学在微藻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代谢组学在微藻研究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并提出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我国与典型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医疗技术,指导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框架。方法 调研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数字化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数字化医疗所涉及的工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符合本国卫生政策的国家级数字化医疗工程项目,并开展了技术支撑研究。结论 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是缺乏顶层统筹设计,技术支撑滞后,需要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基本框架,以期对各地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清  冯嘉晓  陈刚  陈婷婷 《生态学报》2020,40(16):5560-5570
以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和空间统计法,选取2000、2008年和2018年3个时段分析旅游发展对山岳型乡村旅游地"三生"空间的影响,并探讨了金林水乡"三生"空间的发展瓶颈及优化路径。研究发现:(1)旅游开发前,金林水乡土地结构与用地功能单一且呈片状分布;村落呈现传统乡村风貌,基础设施不健全;空间形态变化稳定,扩张缓慢。(2)旅游开发后,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出现新型复合用地;土地功能利用复杂化,以服务旅游业为主;村庄景观风貌现代化,生活空间更加宜居。(3)旅游开发前后对比可得,土地平面占地规模化,空间用地以居民点为核心,呈圈层状向外围扩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转化,乡村聚落重构特征较为显著;村落景观风貌的变化较大,呈现城镇化趋势。(4)金林水乡"三生"空间演化与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生产用地效率不高,生活用地质量较低,生态空间不断萎缩,在旅游产业发展上表现为旅游产品单一且缺乏创新,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等。为此从生活空间的提质、生产空间增效、生态空间保护、旅游产业创新以及土地利用五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高原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功能分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国佳  李秋华  陈椽  商立海  张垒  欧滕  高廷进  李钥  邓龙 《生态学报》2015,35(17):5573-5584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源红枫湖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2年至2013年枯水期(11月)、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对红枫湖浮游植物与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5个功能群,其中S1、F、J、B、D、S2、Y、LM是红枫湖主要代表性功能群,而W1、A、W2、K、X3出现频率较低,主要功能群生境特征都适应于中富营养水体,S1适应于透明度较低、混合程度较高的中富营养水体,F适应于深层混合的中至富营养湖泊,J适应于混合的高富营养浅水水体,B对分层敏感适应于中营养水体;各采样点主要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变化大体相同,枯水期、平水期各采样点功能群较少,丰水期功能群最为丰富;水温是影响红枫湖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布变化的主要因子;浮游植物生长策略变化规律为:枯水期CR/R/S策略藻种→平水期R/CR/CS策略藻种→丰水期R/CR/CRS/C策略藻种,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在物质供给、能量输入均较理想的条件下能充分生长,随着能量限制程度的增加而较其他类群更具耐受性;通过浮游植物功能群与水体环境相互关系可以得出:红枫湖水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草海坐落于贵州省,是中国西南部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及停歇地,每年有将近7万只水鸟在此越冬,其中包括10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草海周围的农田、沼泽及湖泊水域被人类高度利用,而这些地方同时也是水鸟的觅食和栖息区。草海在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冲突与挑战由来已久。近几十年来,草海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活动。在1958年"大跃进"  相似文献   
8.
植物细胞离析酶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pergillus sp.A-19菌经固体发酵研制成一种新的植物细胞离析酶(SeparatasezA—P)。其离析单细胞的酶活力平均为70 767u/g,有效作用的pH在3.0—7.0,温度为20—45℃。发酵培养基配方是麸皮:桔皮粉:(NH4)2SO4(w/w)为100:100:O.63,料水比为1 :2.0,培养适宜条件为25℃、60小时。  相似文献   
9.
引进草种在亚热带边坡草坪上常遭遇遮阴和干旱,造成草坪退化甚至死亡。以具有边坡草坪开发价值的本土植物野生荩草为材料,设置5种遮阴度和4种干旱度交互形成20种协同处理,研究遮阴和干旱对荩草生理代谢及抗性系统影响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荩草具有极强的耐阴和抗旱潜力,可通过光合策略、代谢策略、抗性策略使植株逐步适应或应对生境胁迫,在重度遮阴或干旱下仍可存活。遮阴或干旱对荩草光合作用、物质代谢、抗氧化酶系统和细胞膜完整性有极显著影响。遮阴和干旱对荩草光合指标、代谢指标、抗性指标和受伤害指标有显著协同作用。Pn主要受遮阴影响,Gs主要受干旱影响,适度遮阴和干旱协同处理可提高荩草光合能力。干旱对荩草物质代谢的影响大于遮阴,氮代谢比糖代谢和呼吸作用受干旱或遮阴的影响更大,适度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可改变荩草代谢水平。遮阴、干旱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遮阴和干旱对POD有显著协同作用,对SOD和CAT有极显著协同影响,适度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可提高荩草抗氧化酶活性。遮阴、干旱对细胞膜伤害性物质的含量影响不同,遮阴和干旱对SP含量无协同作用,对Pro、H_2O_2和MDA含量有显著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增加了荩草细胞膜受伤害的风险。遮阴和干旱对生理代谢及抗性系统影响的协同作用,提高了荩草的抗逆潜力和生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烟气脱硫石膏对滨海农耕土壤磷素形态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烟气脱硫石膏施用量对滨海农耕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等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的方式,分别在试验区土壤中施加0t/hm~2、15t/hm~2、30t/hm~2、45t/hm~2烟气脱硫石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渗滤液中的可溶性磷含量则随着烟气脱硫石膏施入量的增加而降低;施入烟气脱硫石膏后农耕土壤中无机磷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又以磷酸钙盐含量的增加为主,磷酸钙盐中的Ca2-P、Ca_8-P和Ca_10-P含量分别增加了30.8%—68.9%、35.2%—66.3%和7.3%—17.8%。烟气脱硫石膏的施用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效磷的降低和无机磷组分中磷酸钙盐的增加并未影响到植物对磷素的吸收。因此,烟气脱硫石膏能有效地固定滨海农耕土壤中的溶解态磷,控制土壤过量磷素向水体迁移,降低附近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率,保障区域水体生态系统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