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藿香精油的杀虫作用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研究了广藿香〔Pogostem on cablin(B lanco)Benth.〕全草精油的杀虫活性及其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广藿香精油和广藿香酮对菜粉蝶(Preris rapaeL.)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幼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使用2.5~40.0 mg.mL-1广藿香精油和1~10 mg.mL-1广藿香酮分别对菜粉蝶和小菜蛾幼虫进行饲喂实验,均表现出较强烈的拒食作用;广藿香精油和广藿香酮对4龄菜粉蝶幼虫毒杀作用的LC50值分别为104.28和32.20μg.mL-1。活性跟踪实验确证广藿香酮为广藿香精油的有效杀虫成分。  相似文献   
2.
广藿香精油对檀香粉蝶和荔枝卷叶蛾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精油,研究其对檀香粉蝶和荔枝卷叶蛾幼虫拒食和忌避作用。使用2.5~40 mg/mL广藿香精油分别对檀香粉蝶和荔枝卷叶蛾幼虫进行饲喂试验,檀香粉蝶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都为100%,荔枝卷叶蛾的选择性拒食率为18.36%~100%,24 h和48 h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51.45%~100%和53.34%~100%。忌避试验发现,随着浓度提高,忌避作用越强,其中最大忌避率分别为80.30%和93.81%;随着时间推移,各浓度精油对檀香粉蝶和荔枝卷叶蛾幼虫的忌避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试验表明,广藿香精油对檀香粉蝶和荔枝卷叶蛾幼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藿香是著名药材,青枯病是威胁广藿香生产和质量的主要病害。针对从广藿香茎叶中分离出的1株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 GHX-P17,研究其代谢产物对广藿香青枯病的防治作用及耐病机制。在室内通过人工接种Alternaria sp. GHX-P17菌株与喷施粗提物稀释液2种方式,于不同时间调查广藿香青枯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并计算其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同时,对处理后不同时间的广藿香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3种保护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Alternaria sp. GHX-P17处理后青枯病DI显著降低,与对照比较,204 h后DI降低为27.16%,方差分析呈显著性差异(P<0.05)。(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青枯病严重度升高缓慢,严重度等级降低,到204 h时,处理组的严重度明显低于对照,防治效果达到74.65%。(3)处理后的广藿香3种保护酶PAL、POD和SOD活性增强,但3种酶活性高峰出现时间不同。PAL随时间逐渐升高; POD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又升高,出现2个峰值; SOD快速升高后逐渐降低。这表明内生真菌菌株Alternaria sp. GHX-P17可以提高广藿香3种保护酶活性,延缓了青枯菌的侵染过程,降低了青枯病的发病程度。该研究结果为植物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活性成分研究及生物农药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诱导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同源八倍体,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对广藿香同源八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05%秋水仙素浸泡广藿香组培丛生芽72 h的效果最佳,形态学鉴定处理苗的变异率达85%,且八倍体苗的染色体数目为2n=8x=128,八倍体苗的根茎粗壮,叶片大而厚,颜色深,叶形指数小,叶片下表皮的气孔个体大、密度小,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多,植株形态学性状优良。这为进一步获得高产、活性成分含量高的广藿香优良品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是常用的芳香化湿中药。有芳香化湿,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是著名成药“藿香正气丸(水)”的“君”药,被历代医家视为暑湿时令之要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广藿香原产菲律宾,宋朝时引入我国,在岭南一带引种成功,且普遍种植,故有南药之称,也是著名的“十大南药”之一。广州石牌、棠下等地原是广藿香的主要产地,商品称石牌藿香、枝香、正枝香,传统经验认为其品质最优。50年代末,广东肇庆地区,湛江地区及海南岛(今海南省)相继大量种植广藿香。但除肇庆高要县出产的与石…  相似文献   
6.
广藿香根与根茎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广藿香根和根茎中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根油中分离出50个色谱峰,鉴定了4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02%,主要含广藿香酮(81.71%)、d-苦橙油醇(2.88%)、十六烷酸(2.21%)、广藿香醇(1.98%)和3,7,11-三甲基-2,6,10-十二烷三烯-2-醇乙酸酯(1.09%)、广藿香醇(1.98%)和3,7,11-三甲基-2,6,10-十二烷三烯-1-醇乙  相似文献   
7.
广藿香香叶醇合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叶醇合酶(geraniol synthase,GES)是香叶醇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酶,是萜类代谢途径的限速酶。根据课题组广藿香转录组数据中的GES 转录本序列设计基因全长扩增引物,采用RT PCR方法克隆了广藿香GE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了PcGES1基因在4个广藿香栽培种中不同时期茎、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广藿香GES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ORF框,长1 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命名为PcGES1,GenBank登录号为KF926075 ;PcGES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罗勒GE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最为相近。广藿香GES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中,无跨膜区域。PcGES1主要在叶中表达,老叶中表达量最高;从不同栽培种来看,PcGES1在石牌广藿香和高要广藿香中表达模式相似,在海南广藿香与印尼广藿香中表达相似,在海南广藿香老叶中表达最高。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广藿香萜类代谢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广藿香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藿香叶片、带节茎、不带节茎及根尖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对影响离体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有利于广藿香外植体出芽,浓度以0.1~0.5mg/L效果较好;不同外植体的出芽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以叶片和带节茎出芽能力较强,出芽率均达100%;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的接种方式对出芽也有一定影响,带节茎以形态学下端垂直插入,可以缩短出芽时间及增加单个外植体出芽的数量。无根苗生根以MT+IBA0.2mg/L培养基为好,苗的生长较为健壮。  相似文献   
9.
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的抗皮肤细菌活性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得坡  Jean.  PC 《微生物学杂志》1998,18(4):1-4,16
研究了4种来源于植物藿香(Agastacherugosa)和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挥发油对16种皮肤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发现中国广藿香油的活性最强,它可以完全抑制大部分皮肤细菌的生长繁殖,尤其是与人体腋臭和脚气有关的负责菌,MIC小于400μl/L。同样情况下,藿香油的抗性很弱或无。通过GC—MS分析发现,藿香油的主要成分为薄荷酮类化合物,而广藿香油的主要成分是广藿香醇、异愈创木烯和广藿香烯,挥发油抗细菌活性与其主要成分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石牌’广藿香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继代培养12~22 d的无菌苗顶芽下第3对展开叶片为材料,用0.5%果胶酶、0.2%离析酶和1.5%纤维素酶作用8 h,渗透压调节剂为11%甘露醇,‘石牌’广藿香叶肉原生质体产量达1.85×107个/g fw,活力达89%;原生质体纯化以12%聚蔗糖(Ficoll)漂浮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