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恩萍  李娟  孙坤  张辉 《生物学通报》2014,49(10):17-19
通常认为孟德尔在豌豆子二代得到3∶1分离比的基础上发现了分离定律。参考孟德尔论文,在多代自交确认了子二代1∶2∶1分离比后,孟德尔才根据自己的假设提出了遗传学分离定律。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架起了1∶2∶1基因型分离比与1∶1基因分离比之间的桥梁,科学地反映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和受精时随机结合的数理基础,使测交得以验证数理推论。这反映了遗传学研究的自在逻辑,也体现了孟德尔的成就超越当时细胞生物学发展水平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生态环境中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细菌产消化酶活性。方法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结果平板透明圈法测得废弃菜园和花生田中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细菌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89、0.4963,P0.05),而细菌的产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其中花生田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中分离到的粘质沙雷菌产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分光光度计测得的不同生态环境中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细菌的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1.565、42.349、18.7673,P0.05)。从变异系数来看,分光光度计法测得的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变异程度较低,而脂肪酶测定时平板透明圈法的变异系数较低。结论平板透明圈法和分光光度计法均可用于铜绿丽金龟幼虫肠道细菌产消化酶活性测定。通过分析研究比较,分光光度计法适于测定细菌的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平板透明圈法适于测定细菌的产脂肪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温的温室多杆切花菊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菊花生长对光温的反应,设计不同品种、不同单株主杆数、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试验,构建了以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为尺度的温室多杆切花菊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预测模型,并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单位面积杆数增加,切花菊的单位面积地上干物质产量增加,单枝切花鲜重减少.所建模型对温室多杆切花菊的单株叶干重、茎干重、花干重和地上部分鲜重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 0.95、0.82和0.97,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863、1.005、0.201和10.190g ·株-1.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为温室切花菊栽培密度和保留杆数的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饲养条件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黄粉虫幼虫饲养过程中饲养温度(X1)、相对湿度(X2)、虫粪筛除频率(X3)、饲养密度(X4)以及饲料含水量(X5)5因素为参试因素,考查它们对黄粉虫高龄幼虫的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建立并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以黄粉虫幼虫增重率及死亡率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模型:Y增=127.5079 18.6559x5 2.7894x3x4-2.3854x3x5-3.0594x1^2 1.824lx3^2-3.8559x5^2;y死=1.7459 0.4l08x1 0.0975x2 0.9025x4 0.3442x5 0.0834x1^2 0.3060x4^2-0.2623x5^2。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粉虫幼虫生长后期增重及死亡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饲料含水量和饲养密度;饲料含水量和温度对黄粉虫增重有着重要的影响,饲养密度、温度、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的死亡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均达1%或5%显著水平;推荐的饲养条件为:温度24—27℃、相对湿度64%一70%、筛粪频率2—4d/次、饲养密度0.42-0.49g/cm^2、饲料含水量l3.48%-l7.48%。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勇    吴次芳  岳文泽    叶艳妹 《生态学报》2008,28(5):2261-2261~2269
目前项目角度的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较少,受到研究幅度的制约,而且已有研究中对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和生态效应的系统分析较少.选择典型的土地整理项目作为研究案例,以GIS和景观指数为研究手段,结合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效应指标体系包括提升生物多样性、维持物质和能量流通、维持景观格局稳定、提升生活环境品质、提高生态服务价值等5个方面.研究区土地整理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最大斑块面积提高、斑块密度减少、聚集度提高、廊道宽度和连通度提高、缓冲区宽度增加、植被覆盖增加、合理功能分区是土地整理的正效应,而景观多样性降低、分维数减少和生态服务价值降低是其负效应.因此,在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时应融入景观设计和生态保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钟茗  王锋 《生命世界》2008,(1):108-109
它们是这个星球上数量最多、最为成功的动物,无论是从个体的数量、物种数与基因多样性上看,在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就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全世界已知超过上百万种,分布更是几乎遍及整个地球,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的昆虫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有的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尽管它们与其他大型动物相比不够引人注目,但只要细心观察,您就会对它们那不可思议的庞大家族深深着迷……  相似文献   
7.
蚊幼对狼蛛的营养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蚊子幼虫(子孓)以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的营养,繁殖作用,结果表明狼蛛对蚊幼的捕食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喂以蚊幼和不喂蚊幼处理狼蛛的体重增长率和生殖有极显著差异,在相同蚊幼密度下,狼蛛初始体重越小,增长率越大,经计算狼蛛每增重1mg,需消耗10.58mg蚊幼,这基本符合生态系统营养级能量流动的1/10法则,狼蛛体重大小对褐飞虱的捕食量有明显差异,体重大的个体  相似文献   
8.
胚龄和激素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扬麦158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取样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胚龄和激素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幼胚组织培养最适宜的胚龄为14—16d;适宜的2,4-D浓度为1.5-2.5mg/L;适宜的IAA浓度为2.0-3.0mg/L;适宜的6-BA浓度为0.1-0.8mg/L;适宜的KT浓度为0.5—1.5mg/L。因此,胚龄和激素对于小麦幼胚组织培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组织培养实践中,充分认识和综合协调这些因素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的作用,可以提高组织培养效率,使其更加有利于生物学研究、遗传转化和快速育种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详细地记述了韩国红松球果害虫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赤松梢斑螟D. sylvestrella (螟蛾科)和小花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 (尺蛾科)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亚洲玉米螟越冬特性及预测预报的研究,对于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东昌府、曲阜、商河、滨城区、即墨和栖霞地区玉米秸秆和穗轴进行剖查,统计越冬幼虫虫量和位置分布。并将幼虫带回济南放于室外待其化蛹,统计化蛹时间及存活率。【结果】山东省6个地区2007年春季玉米秸秆和穗轴中亚洲玉米螟平均越冬虫量分别为41.80头/百秆和19.91头/百穗,其中在玉米秸秆中越冬虫量占总量的67.30%。越冬幼虫在玉米秸秆上、中和下部比例分别为21.18%、38.80%和40.02%。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化蛹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分别为5月27日、6月5日和6月21日,预测越冬代羽化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分别为6月8日、6月17日和7月1日。【结论】应重视对亚洲玉米螟越冬虫源的控制,及时处理玉米秸秆和穗轴,第一代幼虫应该在6月中下旬防治,第二代应该在7月中旬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